为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新金陵画派艺术精神和文化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9月20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抱石风骨·第三届中国画双年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陆庆龙,省国画院名誉院长赵绪成,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展览处副处长孙宁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揭幕。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省国画院、省美术馆相关负责同志,知名艺术家和入选作者代表参加活动。
杨志纯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近年来,江苏与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的合作持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以来,分别与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合作,共同创办了“抱石风骨·中国画双年展”“悲鸿风度·油画双年展”“散之风神·中国书法学术提名双年展”,今年还将与中国美协合作创办“镌印风尚·青年版画双年展”,构建起面向全国的江苏美术书法“四风”品牌活动体系。在这些品牌活动带动下,我们立足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创作和抓环境相贯通、创载体和创特色相并重,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发现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美术书法人才,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创作成果。去年以来,我省有295件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中国画和版画两个艺术门类入选作品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二;有83件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数量实现“三连冠”;有13人作品、论文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数量居全国第一,并收获了一金、一铜的好成绩。所有这些,都彰显了江苏美术书法事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和创新活力。
杨志纯说,江苏作为中国美术重镇,自古名家载于画史,名作传于百世,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绘画流派。新中国成立后,以傅抱石先生为旗手的新金陵画派,成为20世纪中国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傅抱石先生秉承“其命惟新”的风骨与担当,将灵秀山水与悠久文脉融汇于笔墨,将个人才情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艺术和精神,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启迪意义。
杨志纯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划之年。新征程上,热切期望继续深化与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的携手合作,持续办好“四风”系列展览,共同把这些全国性美术书法活动品牌做得更优、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同时,也衷心希望通过这次中国画双年展,能够引导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扛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抒写,创作出更多美术精品力作,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陆庆龙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致辞,他表示,本届参展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情讴歌时代、礼赞人民,全面呈现新时代中国画创作的新探索、新成就、新境界。令他尤为欣喜的是,许多年轻画家积极参与,从生活中发现美、传递美,展现出蓬勃的艺术创造力。本次展览以新金陵画派艺术理念为坐标,赓续抱石精神与巍巍风骨,自2025年5月面向全国公开征稿,共收到投稿作品4109件,经初评、复评,最终评选出入选作品194件,生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河新貌,细腻刻画寻常巷陌与烟火人间的温暖瞬间,深情礼赞劳动者辛勤耕耘与逐梦前行的奋斗姿态,用当代中国画多元的风格形态与创新的艺术语言,诠释了“抱石风骨”的当代文化价值,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步入展厅,便踏入了一个墨韵飘香、丹青溢彩的艺术空间。在这里,既有工笔画的精致典雅,又有写意画的气韵生动;既有人物画的勾勒传神,又有山水画的意境幽远。观众或凝神驻足,细品笔法之妙;或低语交流,分享感悟之喜。据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0月12日,给市民游客的国庆假日增添艺术色彩。
(艺术处 省国画院 省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