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非遗活态传承,宿迁市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路径,持续开展“非遗六进”活动,搭建起连接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
一是深耕社区土壤,推动非遗生活化传承。各地积极深化“非遗在社区”实践,为构建社区文化共同体注入传统动能。宿迁市文化馆开展“宿秀千技——非遗在社区”活动,组织社区居民深度体验面塑和朝牌制作技艺,亲身感受非遗蕴含的匠心情怀。泗阳县定期开展淮海戏进社区活动,演出内容既有经典传统剧目,也有新编现代剧目,精彩的表演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和欢迎。除此之外,各地积极依托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举办剪纸、盘扣等非遗项目培训,丰富社区居民的非遗体验。
二是融入体育赛事,打造文体融合新场景。各地积极通过赛事平台拓展非遗展示渠道,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6月21日,在“宿迁对战盐城”主场赛事期间,宿迁市文广旅局组织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销,免费赠送山楂糕和元宵1000余份,让球迷通过舌尖上的美味感受宿迁传统文化特色。2025年“沭BA”篮球联赛活动期间,沭阳县文广旅局在沭阳县体育中心开展了非遗集市展销、技艺活态展示等活动,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篮球赛事与民俗文化的魅力。7月6日,泗洪县文广旅局在泗洪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开展苏超非遗展演活动,泗州戏、钱杆舞、花挑舞等轮番亮相,为苏超“赛事”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是赋能景区发展,激发旅游发展活力。我市各级文化部门积极联合景区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推动非遗展示展演成为景区靓丽的风景线。市文广旅局在皂河龙运城景区举办第十届宿迁“非遗大集”活动,通过动态展演、非遗市集、沉浸式体验等丰富形式,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宿豫区在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第五届特色非遗展演,为群众送上一场丰富多彩的非遗盛宴。宿城区在印象黄河景区常态化开设双塔书场,平均每月10场演出,悠扬的琴声、清脆的鼓点,与现场观众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动人的文化交响乐。
(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