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慧城市运河研讨会在扬开幕 以数字技术重塑“运河经济带”的创新基因

413日上午,2025年智慧城市运河研讨会在扬州开幕。本次大会由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物联网学报》编委会联合主办,以千年运河赋能未来,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聚焦智能网联、AI+物联网、新型显示等前沿领域,共商科技赋能城市治理、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携手擘画扬州范式的智慧蓝图。

扬州既是一座享有盛誉、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创新发展、活力涌动的产业科创名城,从漕运中枢到数字枢纽,扬州正以开放姿态拥抱未来。本次研讨会汇集了众多院士专家,聚合了高校教授学者,构建了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提供了创新转型的新路径,必将推动扬州智能网联、AI+物联网、新型显示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研讨会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9个重点项目签约,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5G工厂、数字化管理等前沿领域。


2025年智慧城市运河研讨会嘉宾专访

413日上午开幕的2025年智慧城市运河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聚焦千年运河赋能未来,智慧创新驱动发展的大会主题,围绕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教育引领等领域畅所欲言,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全球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扬州范式

——《物联网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尹浩

 

“扬州,这座因运河而兴的历史名城,自古便是南北文化的交会点、经济繁荣的枢纽。如今,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扬州正以‘运河之都’的底蕴与魄力,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尹浩教授表示,扬州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已展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要抓住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技术的更新迭代和产业的换代升级,为全球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扬州范式”。

尹浩对近年来扬州智慧城市建设的硕果如数家珍。他表示,这些实践成果不仅彰显了科技与文化的共生共荣,也印证了以智慧为引擎、以运河为纽带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面临诸多挑战,需从数据治理、资金投入、技术标准、人才培育、政策法规、多方协作等方面协同突破。尹浩表示。

以数字技术重塑运河经济带的创新基因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宋彤

 

“扬州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正以数字技术激活千年文脉,以智慧创新重构发展动能。”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表示,千年运河见证着扬州“商贾如云”的繁盛,新时代更需以数字技术重塑“运河经济带”的创新基因。

宋彤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重塑城市交通的神经网络AI+物联网构建起城市治理的数字孪生,新型显示技术打造出虚实交融的未来视界,这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恰似古运河连通水系般,将分散的科技孤岛串联为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希望能在扬州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让院士专家的最强大脑与产业界的实战经验深度耦合;建立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在低空智联、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掌握规则话语权;培育科创新运河人才走廊,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人才高地。

让数据成为驱动城市治理的新动能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叶美兰

“本次研讨会以‘千年运河赋能未来,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既是对前沿技术的深度探索,更是对协同创新的行动号召。”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教授表示,非常期待在本次研讨会上以“运河精神”打破学科边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AI+物联网、新型显示技术的跨界融合,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让数据成为驱动城市治理的新动能。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之一,我们希望能建起沟通的桥梁,打通省内外、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的脉络,立足全球视野,以国际标准为桥梁,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让扬州范式惠及世界,在全球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彰显扬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