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省旅游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副省长、省旅游委员会主任陈忠伟出席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旅游委员会副主任刘建主持会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旅游委员会副主任杨志纯通报2024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以及2025年省旅游委员会重点工作安排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旅游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拾峰汇报了《江苏省旅游委员会工作规则》起草情况并提交会议审议。
陈忠伟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这一重大定位,把旅游工作摆到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整体考量,以更强的机遇意识、更新的思路举措抓旅游,推动旅游业在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上发挥更大作用。要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顺应大众消费新趋势,立足资源禀赋,拓展新空间,打造新载体,优化产品供给,深化业态融合,加强服务保障,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省旅游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压实责任,加强协调联动,强化要素保障,统筹线上线下安全,汇聚高水平建设旅游强省的强大合力。
杨志纯在通报中表示,过去的一年,全省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总书记赋予江苏“走在前、做示范”光荣使命和“探索新经验”重大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锚定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成功召开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实践,努力书写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新答卷。
巩固增强旅游市场回升向好态势
注重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努力以扩大文旅消费带动社会消费增量,在经济大省挑大梁中展现文旅担当。
强化政策引导。落细落实我省33条政策措施,调剂安排6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各地扩大文旅消费服务,创新“苏旅贷”“乡旅E贷”专项金融产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7.76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4亿元支持旅游项目建设,及时就促进营业性演出市场规范繁荣发展、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活力、提升入境游便捷度体验感等出台增量政策。
加力消费促进。组织举办贯穿全年的文旅消费推广季、乡村旅游节等促消费活动,带动旅游市场人气和消费,仅消费推广季曝光人次就达14.4亿、带动直接消费金额193.72亿元。
优化服务环境。研究出台文旅场所延长开放、夜间服务、弹性供给等政策措施,设立入境游首站咨询服务平台,制定休闲度假饭店等5项地方标准,引导各地推出增加公共停车场(位)、加强志愿服务引导、做好旅游交通无缝衔接等有人情味、有温度的服务举措,让游客乐享“苏心游”。
丰富拓展优质旅游产品供给
深入推进融合创新,培育发展丰富多样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
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成果,遴选认定首批3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推出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持续办好“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博物知旅”“水韵江苏·精彩非遗”展示季等活动,创新举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前5站每天平均接待观众超1.4万人次。全省博物馆年接待观众1.4亿人次,保持全国第一。
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增效。一体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功举办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近13万人次走进展览现场、线上受众5亿人次。
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加强“遗产+旅游”“演出+旅游”“音乐+旅游”“展览+旅游”“交通+旅游”“赛事+旅游”等融合品牌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新业态,打造游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康养旅居等旅游新产品,全省创成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家,建成60余对网红主题服务区,南京“长江传奇”、溧阳“1号公路”等获评全国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
加快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
坚持数字科技赋能,注重用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
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全省有5个项目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苏州“拙政问雅”、无锡“拈花一笑”、扬州“二分明月”、宿迁“皂河寻梦”等数字文旅新产品新场景等成为休闲消费新亮点。
推动传统景区数智迭代。全省建成32个省级智慧旅游景区,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智慧化转型升级全覆盖。
培育数字技术文旅领域应用标杆。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全量归集行业数据3.47亿条,入选全国“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社保卡文旅“一卡通”工程实现A级景区、县级文化场馆全覆盖,成为文旅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
持续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
聚焦江苏“水+文化”鲜明特质,推动文旅资源的“顶级”转化为旅游发展的“顶流”。
着力打造全域可游魅力空间。深化“两廊两带两区”建设,制定完善6个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遴选推出全省“两廊两带两区”建设典型案例,努力绘就水韵江苏生动图景。
积极培育世界级旅游品牌。出台旅游景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传统景点景区、乡村旅游、旅游休闲街区等迭代升级,全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数分别增至26家和10家,均保持全国第一。进一步擦亮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大运河、黄海湿地、兴化垛田、昆曲、云锦等世界遗产旅游名片,打响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扬州淮安“世界美食之都”、盐城“国际湿地城市”等金字招牌。
创新开展“水韵江苏”宣传推介。策划推出的“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融媒体栏目第二季收视率位居全国前列,去年“水韵江苏”旅游广告在央视和重要高铁站综合曝光超20亿人次。以“流动的文明”“东方美学生活”等为主题组织赴境外推介交流,信长星书记、许昆林省长分别出席在日本、坦桑尼亚举办的文旅嘉年华活动和文旅推介交流会,推动“水韵江苏”精彩传得更远、更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省旅游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省委十四届八次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多措并举、干字当头,聚焦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走在前列,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杨志纯强调,新的一年应着力稳步推进六方面工作。
注重政策引领 进一步激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
围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行动计划。探索建立旅游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持续放大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应,调剂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扩大文旅消费服务,调剂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旅项目保费补贴和贷款贴息。联合推出“苏旅贷”专项金融产品,发挥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作用,为100个左右文旅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引导支持全省307个亿元以上文旅重点项目建设。
注重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文旅消费能级
发挥好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作用,通过供需两侧精准对接、协同发力,担当好提振消费生力军。精心办好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文旅消费推广季、乡村旅游节、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品牌活动,策划推出一批出圈爆款新媒体产品,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抓住我国扩大过境免签范围、延长逗留时间的契机,建好用好“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统筹惠民生和促消费,创新开展“家门口看大展”“家门口赏好戏”“家门口享非遗”等系列活动。
注重载体建设 进一步拓展文旅发展空间
结合编制“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深入推进“两廊两带两区”建设,实施旅游景区“焕新行动”和旅游度假区品牌提升计划,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力争新增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结合城市更新,推动文旅功能嵌入适宜的老旧城区、古迹遗址、商业街区等周边空间,结合传统村落保护、休闲农业品质提升等拓展乡村旅游目的地,让城市宜休闲、乡村好度假。
注重建链强链 进一步培优文旅市场主体
推进旅游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发展首发经济、时尚产业,构建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业态多元的文旅产业体系。落实文化和旅游企业培育计划,推动文旅企业提质增效,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支持发展新兴文旅企业,扶持培育“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中小微文旅企业。打造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发展水平。
注重守正创新 进一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持续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博物知旅”等活动,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成果。加快“旅游+”向“+旅游”转变,促进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绿色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业态发展提质,推动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业态融合发展,加强“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品牌建设,开辟“太湖揽胜”水上旅游、“水韵江苏”旅游专列、“自在驾游”房车露营等新场景。以“数据×”赋能旅游发展,建设智慧景区、智慧街区、智慧展馆,拓展“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景区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文旅消费新空间,打造智慧旅游展示交流平台。
注重有效治理 进一步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运用信用监管手段,推动文旅市场主体服务质量提质增效。指导有条件的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文旅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预约系统,在旅游旺季和节假日视情提供延时服务。推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制度和程序,进一步优化文旅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文旅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应急处置机制和能力建设,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联合开展旅游包车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游客在江苏游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拾峰就《江苏省旅游委员会工作规则》起草情况向会议作简要说明。《工作规则》紧扣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明确旅委会各成员单位职责、聚焦旅游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等重点,包括机构设置、主要职责、议事规则、工作制度和附则五个部分。《工作规则》的制定将更好发挥省旅游委员会作用,加强资源统筹、部门协作,形成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
(资源开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