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拾慧古今。9月27日晚,“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在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启动,旨在进一步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探索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做足做好“博物馆+”大文章
“盐城作为中国海盐文化发祥地和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特别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四军纪念馆考察,为我们传承革命精神、更好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人文魅力注入了不竭动力。”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表示,“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全面实施文化探源工程,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和传承力度,着力强基础、提能力、优服务,高质量做好文博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做足做好‘博物馆+’这篇大文章,努力让各类文物活起来、热起来。”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拾峰表示,此次巡展活动聚焦人民需求、突出科技赋能、强化省市联动,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展示相结合的形式,打造文物活化利用新场景,提供沉浸式“逛展”新体验,营造文旅融合消费新空间。
活动现场,播放“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宣传片,发布“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特色活动,视频连线部分文博场所下基层活动现场,为新晋国家二、三级博物馆代表授牌,盐都区博物馆晋级国家三级博物馆。活动中还向部分博物馆代表赠送《江苏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管理实用手册》。
打造更多文旅消费新空间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当天,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的珍贵实体文物、数字展览与公众见面。
在盐都区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零距离”触摸南京博物院的“物华天宝”、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载千秋”、苏州博物馆的“国宝月历”等精品展览,观赏上百件馆藏珍贵文物和重点文物复制品。
巡展还创新展示方式,通过集成裸眼3D、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I数字人物互动等新技术,让《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等直达基层博物馆。
拾峰强调,让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既是回应群众需求,缓解“预约难”问题,也是希望在“家门口”打造更多文旅消费新空间,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文旅消费旺起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将持续至2025年7月,巡展范围覆盖江苏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