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百戏展新颜,梨园新声响未来!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圆满闭幕,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百戏芳华再度绽放昆曲发源地。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明文军在致辞时表示,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经过6届的稳步推进和锐意创新,已成为文化和旅游系统,特别是文艺工作者们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广大戏曲工作者自觉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艺术作品,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戏以人传,薪火相继。为加强戏曲表演人才队伍建设,今年14人被授予“新时代中国戏剧净行/丑行领军人才”荣誉,6人被授予“新时代中国戏剧净行/丑行中青年英才”荣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昆山市人民政府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
薪火相传,青蓝永续。当天的闭幕演出舞台上,来自上海戏校昆山委培班、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江苏省戏剧学校、南京越剧团、扬州市扬剧研究所、苏州市艺术学校、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昆山市青少年宫等单位的孩子们,以及昆山当代昆剧院青年演员登台表演了京剧、昆曲、越剧等经典选段,充分展现了戏曲短缺行当后备人才培养成果和戏曲普及教育成就。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自9月5日开幕以来,通过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净行、丑行)、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优秀剧目邀请展演、“天下第一团”戏曲音乐创作传习班等多项活动,传统剧目与新创剧目交相辉映,彰显了新时代戏曲发展的蓬勃生机。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延伸活动精彩回眸
水袖翻飞,吸引八方来客;缤纷好戏,邀君一睹为快。活动举办期间,惠民演出走进乡村小剧场、戏曲百戏博物馆、亭林园、慧聚广场、昆城广场等公共空间,一场场文化盛宴让戏曲艺术浸润百姓心田,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名家云集,共议戏曲百戏。活动期间,开展了“戏曲对话”活动,以《“百戏盛典”的当下与未来》为主题,聚焦“戏曲短缺行当人才培养与培训”“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创新与发展”两大议题展开讨论。12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三年”计划进行了深入总结,并对未来如何继续以戏曲剧种传承和保护为核心、以孕育和展示戏曲演员才华为根本等问题发表见解。
举办戏曲百戏盛典,既是传承弘扬戏曲艺术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今年活动期间,“百戏国潮嘉年华”惊喜出圈,推动戏曲走进文旅休闲街区,推出富有戏曲元素的国潮市集,打造“转角都是戏”的生活场景,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百戏盛典创新以戏曲作为媒介,深挖江苏省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5大主题、10条具有国际范、文化层级高、品类丰富、参与性强的戏曲主题文旅线路。联合昆山酒店住宿、景区门票、戏曲文创等50款产品上线同程旅行平台“看百戏·游江苏”活动专题,面向长三角游客发放专属优惠,制作线路宣传视频全网分发推广。同时,活动以戏曲文化体验为切入点,组织香港游客团体验昆山戏曲主题游线路,活动触达近1000万人次,“圈粉”海内外游客。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精彩六载
2018年以来,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成功举办六届,以探索探路推动传承传播,以先行先试打造文化品牌,以推陈出新促进文旅融合,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在昆山实现“大团圆”,建成开放戏曲百戏博物馆,挂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基地,更加关注戏曲人才梯队建设、更加关注濒危剧种传承发展、更加关注“百戏+”文旅融合,展现出全国戏曲剧种百戏争鸣、戏曲院团百舸争流、戏曲人才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百戏盛典已经成为全国所有戏曲剧种、戏剧形态展示风采、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识,具有里程碑意义。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六年来,演出单位494家,演出295场,演出剧目606个,演职人员超过1.4万人,网络直播观众累计3.3亿次,抖音#南腔北调抖是戏#话题下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次,新浪微博互动话题#百戏昆山盛典#累计阅读量超过20亿次。
戏台高起唱霓裳,梅苑芬芳歌繁盛。今后,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继续深耕文脉传承发展、人才梯队培养、品牌推广传播,共同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戏曲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让这门古老艺术舞台走进千家万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艺术处 昆山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