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举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
【信息时间: 2024-08-23 17:3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字体:

  8月20日,为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徐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我市各县(市、区)文物普查相关负责人和普查业务骨干40余人参加培训。



  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立足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 2024 年政府工作任务进行专题安排部署。

  自徐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之后,我市抽调精干力量组成28支文物普查工作队,冒着炎炎烈日,穿梭阡陌田野,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对已掌握的新发现文物线索进行调查。业务培训班集中学习交流了普查信息技术、我市文物基本特点和实地调查操作规范,进一步推动我市“四普”标准提升、普查提速、工作提效。

  培训班上,江苏省普查办技术专家专程来到徐州,讲授普查信息管理软件应用等内容,并到土山汉墓、云龙山山西会馆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大家在手机平台进行信息录入。

  “与第三次普查要求相比,第四次普查对文物资源管理数字化要求更高,采录信息要求更加精细和精准。”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都是我市文物普查的工作骨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工作能力,有的人还参加过三普。上午的培训中,大家认真记录,课间休息时互相交流切磋,学习氛围浓厚。下午分两组实地考察后,大家又集合到一起,针对实操中遇到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

  在前期的文物普查过程中,我市的普查工作者们普遍反映,距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有16年,许多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与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有许多新的发现,比如铜山区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在普查中新发现张集镇魏集明代老井等遗存。普查人员对文物本体、周边景观等现状进行了详细测绘,并通过查阅文献、走访村民挖掘遗存的历史。

  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工作要求的重要行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省普查办要求,明年5月底前完成实地调查各项任务,今年年底前完成60%的复核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目前普查工作正以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以进度质量倒逼责任,有力有序推进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