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会闭幕之后,省文化和旅游厅迅速召开厅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先后在厅长办公会、推进“两廊两带两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对学习贯彻工作作出部署,细化列出13项研究课题由厅领导班子成员领题研究,利用厅系统党员干部“周末学堂”阵地,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作专题辅导,推动兴起学习贯彻热潮。8月15日,省文旅厅召开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
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主持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李川、马龙、钱宁,厅一级巡视员朱斌分别就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深化文化领域行政审批备案制度改革、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深化艺术创作生产领域改革等课题作交流发言。省纪委省监委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厅党组成员陈咏梅就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厅二级巡视员徐循华、孙士泽分别就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文旅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等课题作书面交流。
杨志纯就“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进行交流发言,强调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
领悟好”怎么看
深化对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重要意义的认识
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更高站位上深刻认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意义所在。
这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
这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健全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让文旅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人民生活品质,更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这是推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必然要求。要通过改革推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形成更多高知名度、强竞争力的文旅品牌,助力构建具有高显示度的江苏文化标识体系。
这是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要主动顺应趋势、找准赛道,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贯穿到文旅各项工作中,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性应用场景和体验空间,通过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进一步丰富文旅消费新供给、拓展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谋划好“怎么办”
探索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实践路径
找准改革发力点,聚焦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探索具有江苏特点的实践路径。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改革,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下移重心、下沉资源,健全完善多样化、智能化服务机制,创新建立系列“家门口”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共享机制,努力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均衡可及。创新举办“家门口看大展”活动,推进智慧图书馆、“云上博物”等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头部文博场馆更多运用数字科技手段打造“无边界博物馆”,通过“云端”“指尖”把优质文化资源放大,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预约难问题。提升办好“家门口赏好戏”活动,持续推进“送戏下乡”“双千计划”方式方法创新,以简化版、精华选段等形式组织优秀剧目巡演,让“文化大餐”更接地气。深化开展“家门口享非遗”活动,深入开展非遗在社区、进乡村活动,创新举办“水韵江苏•精彩非遗”展示季活动,促进优质非遗资源有效融入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和群众日常生活。
深化艺术创作生产领域改革,改进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艺术创作的生命线,切实加强艺术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实现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进一步放大艺术创作“江苏现象”。改进艺术创作生产服务工作机制,持续营造“三个尊重”“三项机制”良好创作生态,创新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和江苏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机制,推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改进艺术创作生产引导工作机制,健全各类评奖评选引导激励机制,加强国有文艺院团评估定级结果运用,引导其开拓演出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改进艺术创作生产组织工作机制,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的艺术创作生产体系,持续办好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抱石风骨”“悲鸿风度”“散之风神”美术书法品牌活动和“水韵江苏”主题书画创作活动,努力形成艺术精品和文化环境相互生成的生动情景。
深化文化遗产领域改革,探索文化传承发展机制。始终以敬畏之心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更加有效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把江苏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扬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健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机制,组织开展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制度机制,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深化文物资源管理、执法督察、民间收藏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挖掘阐释机制,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提高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水平,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推出更多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大成果和文化产品。健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化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持续开展“博物知旅”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
深化文旅产业领域改革,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深化文旅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和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融合业态产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运营管理机制,创新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做强骨干文旅企业、重点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链。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健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政策体系和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推进文旅设备更新提升,推出更多“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新型文化业态和数字文旅示范项目。深化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两廊两带两区”建设,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全域可游的魅力空间,研究出台推动旅游景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加快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线路精品,创新推出“村晚”、国货“潮品”、“跟着演出去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坚持旅游推广和文化交流同向发力,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
深化文旅市场领域改革,构建文旅领域治理长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突出优服务强管理,持续推进文旅领域治理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管系统,落实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高风险项目安全监管,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文旅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做好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引导服务管理,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制度和程序。营造健康有序文旅市场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备案制度,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构建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文旅市场体系。
担当好“怎么办"
推动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见到实效
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真抓实干,强化责任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久久为功抓落实,以高度的改革自觉和抓落实的坚定行动,推动全会部署在文旅领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以“细”的功夫绘好改革“施工图”。 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细化实化相关改革举措,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扭住关键、有的放矢抓好改革落实。结合梳理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和提前谋划“十五五”规划,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把全会擘画的改革蓝图细化为文旅发展的“施工图”。
以“闯”的劲头探索改革新路径。落实好全会精神和改革部署,大胆探索、敢作善为,力争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文旅改革成果。推进文旅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全方位创新,聚焦当前文旅发展中瓶颈制约突出的问题、短板弱项明显的方面、基层群众关注集中的领域,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文旅发展难题的新途径新办法,创造性提出一些有含金量的政策“干货”,真正当好改革促进派、实干家。
以“实”的作风抓出改革新成效。改一件就要成一件,体现钉钉子精神。厅领导班子成员要对分管领域的重要改革全程指导和把控,在厅系统形成责任清晰、执行有力的改革推进机制。结合巩固运用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努力在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机关党委、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