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131 | 主题分类: | 公共服务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4-06-19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4〕212号 | ||
名称 |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24号提案的答复 |
卓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戏曲接班人培养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江苏是文化大省、戏曲大省,除京剧、昆曲等全国性剧种外,还有锡剧、扬剧、淮剧等20多个地方剧种。近年来,江苏始终坚持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人才为关键支撑,坚持尊重艺术规律、尊重艺术家、尊重艺术家的辛勤劳动,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建优建强江苏戏曲人才队伍,发挥好优秀人才和骨干力量的传帮带作用,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戏曲苏军”接班人队伍,努力实现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更好肩负起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
一是优化戏曲人才培育机制。培育选树更多名家名师,遴选优秀人才参加文旅部领军人才培养项目,鼓励名家大师设立工作室,为后备人才成长创造条件。配合文旅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扶持京剧、昆曲、地方戏等开展“名家传戏”“名家传曲”工程。实施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每年提供1000万元专项资金,选聘100位文艺名家、配对100名青年文艺工作者,推动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推行文艺“扶青”计划,评选认定紫金文化英才150人、紫金文化优青300人,持续优化培育和服务工作,为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青年文艺人才开辟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等。联合江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苏文旅发〔2022〕111号),创新实施十项人才培育行动,统筹推进六大艺术门类人才队伍建设。联合省人社厅深化演职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改革,专门为戏曲人才设立了职称晋升通道,戏曲人才可申报艺术系列职称中的演员专业,加大专业技能及业绩评审比重,不再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为评定条件,为基层院团人才队伍建设降低评审门槛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创新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搭建各类展演展示品牌活动平台,为戏曲人才提供更多锻炼提升、亮相出彩的机会。组织优秀戏曲骨干人才积极参与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等国家级重大展演活动,并通过举办省文华奖评选暨文化惠民演出、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会演、主题性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巡演、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等省级活动,为全省戏曲人才搭建展示平台。支持濒危剧种青年演员参加文旅部“天下第一团”表演人才培训,推动濒危剧种更好保护传承。连续举办4期全省舞台艺术优秀青年人才研修展演活动,实现舞台艺术门类全覆盖;举办4期全省国有文艺院团长培训班和编导、舞美设计人才培训班,拓展艺术创作管理人才的视野宽度、思想深度。
三是推动戏曲教育推广普及。加强戏曲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建设,全省现已建成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28所,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0个、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个,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409所。推动艺术院校与基层院团联合培养戏曲后备人才,支持省戏校持续办好“小京班”“小昆班”,并与丹阳市丹剧团、海门区海门山歌剧团、常熟市锡剧团、武进区锡剧团等院团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先后定向培养了戏曲专业学生近400人。优化教学成效,推动省戏剧学校实施六年制中职戏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推广运用师生同台、教演合一等教学模式,建立省级督学专家组,定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比赛、教师课堂观摩和评价交流活动,打造戏曲教学交流平台。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戏曲走近大学生”等活动,通过专场演出和专题讲座普及戏曲知识,提高戏曲在学生群体的普及度。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人才是戏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建议,对新时代戏曲接班人培养认识上再提升、理念上再创新、实践上再深化,加大对苏北地区文艺院团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梆子戏等特色地方剧种及其院团加大改革指导和扶持保障,保证基本演出队伍的流动、延续,努力搭建合理的戏曲人才梯队,更好推动新时代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一是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上,积极发挥省级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江苏优秀文艺成果奖励办法、江苏艺术基金、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等省级文旅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地方加大配套扶持力度,推动形成“省里精准扶持、地方舍得投入、院团多方筹措”的艺术创作投入机制,以演出为中心,逐步解决包括省梆子剧院在内的全省院团人才梯队配置不合理、青年领军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建立健全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将国有文艺院团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宣传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统一规划,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院团运营发展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二是在加强交流平台搭建上,组织开展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第六届江苏省文华奖评选暨文化惠民演出、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会演等活动,充分搭建良好的创作生产和展演展示交流平台,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着力健全不同戏曲剧种的创作生产体系,推动一批“叫好叫座”的戏剧精品持续涌现,优化“多演常演”的演艺生态。
三是在支持院团人才培育上,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完善多层次人才培育机制,抓好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努力造就一支德艺双馨、专业均衡、结构合理的戏曲本土接班人才队伍。充分调研各个剧种、行当的后备接班人培养周期,鼓励各院团制定培养计划,通过进修培训、名师带徒、岗位培训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江苏本省戏曲高端人才和一线创作人才。鼓励支持各院团与省内各艺术院校深度合作,采取满足不同院团人才需求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按照“全国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选拔具有戏曲表演天赋和器乐演奏天赋的小学员持续定向培养,为戏曲传承储备更多后备人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四是在系统优化办学模式上,鼓励支持省戏剧学校探索优化更加系统全面的教学培养模式,围绕地方戏曲人才培养专业技能标准,全面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文化课程基础上,专业课堂教学邀请知名表演艺术家和院团演奏人员来校授课,基于保持传统的“口传心授”带徒模式,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加以示范教学,促进专业知识传授与舞台演出实践的紧密衔接,为培养优秀的戏曲艺术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注重加强戏曲普及教育,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名家讲座、剧目观看等,让学生从小接触戏曲、了解戏曲、爱上戏曲。
您对加快推进新时代戏曲接班人培养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全省戏曲艺术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