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127 | 主题分类: | 公共服务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4-06-17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4〕208号 | ||
名称 |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74号提案的答复 |
顾红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好文化特色牌,推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深度文旅开发”的提案收悉。经与扬州市人民政府会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2021年开馆以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运博”)已成为全省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去年接待观众超420万人次,节假日经常出现预约难、排队难、停车难等现象,对场馆和文物安全带来隐患。围绕缓解预约难题、丰富场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我厅和中运博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多措并举缓解“预约难”。在法定假日、寒暑假等节假日前,指导中运博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延长开放时间、加大服务频次,及时发布预约信息,更好满足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参观需求。采用技术手段校核观众信息,有效阻截了大批占票的虚假身份信息,有力遏制倒票“黄牛”,保障正常预约游客权利。
二、多点发力化解“排队难”。增设特展专属通道和人脸识别闸机,缩短排队入馆时间。在三湾公园露天广场搭建遮蔽棚,入夏后布设电风扇和冰块,缓解观众暑热。组织“锦帆”志愿者在馆内外多点位服务观众,帮助游客解决困难。同时,加强中运博与扬州三湾景区互动,引导游客到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休闲娱乐,缓解入馆排队聚集人流。
三、多方联动解决“停车难”。督促扬州市相关部门优化公交线路,将中运博设为首末站,提高外地游客参观便利性。在中运博周边1公里半径内新增停车位1610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同时,加大共享电动车、多人自行车投放数量,提高公交车、出租车运营频次,通过精细化交通管理,为中运博构建较为完善的综合游览交通体系。
四、拓展博物馆服务空间。围绕讲好运河故事、提升服务效能,去年中运博举办展览39个,为公众提供讲解服务1862场,举办公众教育活动1766场,开展各类非遗展演110场。为进一步延伸博物馆服务半径,推动中运博以大运河文化为纽带串联沿线运河城市,举办“双城记”等研学活动,带领游客走出博物馆体验运河风韵。
五、加强中运博宣传推介。在线上,将中运博纳入“水韵江苏”宣传推广体系,利用微信、抖音、小红书、B站等媒体平台与观众游客积极互动,目前全网总粉丝量超242万。在线下,推动中运博与扬州市文广旅局共同举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举办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式,用好这一平台向中外游客展示江苏形象、推介扬州文旅。
下一步,我厅将加强与扬州市人民政府的沟通联系,认真吸收借鉴您题案中的意见建议,指导中运博深入挖掘馆藏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为公众推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展览教育活动,将中运博打造成为更高水平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阵地平台。
一是丰富展览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持续开展双城研学活动,启动运河考古研学项目,以精品展览和教育活动,给人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熏陶和道德上的感召。今年,中运博将精心策划推出运河城市系列展览“北宋东京城”、运河非遗系列展览“姚建萍”、文化遗产系列展览“麦积山”以及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等一批精品展览,并结合展览增设VR、AR等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大运河文化魅力。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运博还将引入“俄罗斯先锋艺术”展,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二是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改善公众参观体验。进一步完善参观预约系统程序,加强场馆内参观标识引导,持续提升游客游览参观的安全性、体验感和舒适度。配合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研究遏制与打击“黄牛”的各项措施,全力阻截恶意抢票行为。继续在节假日延长开馆时间,精细化设置预约时段,加大讲解等服务供给,更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分类更新导览器讲解词,提供更多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三是推动品牌建设,持续擦亮大运河文化名片。深耕“运河研学”“运河生活美学”等博物馆品牌,持续做好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相关培育试点工作,不断优化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项目获奖案例——“运河迷踪”,主动将数字展览上传“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推动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体系,创新讲好运河故事,增强大运河文化和“水韵江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是强化配套保障,进一步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推动扬州市政府不断优化中运博周边停车配套设施。待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二期工程竣工后,将新增地下停车位1290个,同时在路面布设高效智能路面停车引导设备,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停车动线。进一步增加自行车、轮椅等代步设备投放数量,增设新的公共交通线路,完善外部交通环线,改善公共交通环境。
您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我们将努力做好相关工作,建好用好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做出应有贡献。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