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124 | 主题分类: | 公共服务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4-06-18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4〕205号 | ||
名称 |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42号提案的答复 |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数字文旅培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全面展开全省文旅领域数字化建设,数字文旅培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统筹谋划,推动数字文旅培育。坚持把“智慧文旅”融入“智慧江苏”建设,加强政策、技术和智力支撑,更好赋能旅游业迭代升级、转型发展。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专门列出章节,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列出专栏“实施智慧文旅发展工程”。我厅还面向全省研究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旅资源发〔2020〕81号)、《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苏文旅发〔2022〕83号)、《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十四五”期间公共服务数字化城乡覆盖率、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智慧化转型升级覆盖率达到100%,国有A级旅游景区、县级以上文化场馆“一卡通”实现率达到100%。二是强化示范引领。积极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创新应用,制定发布旅游业数字化技术标准7项,占全国的1/6。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等3家单位获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单位,花果山景区智慧旅游等3个项目获评“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纹样数据采集与应用推动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3个项目获评文旅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智慧文旅省市县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获评全国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十佳解决方案。推进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数字化转型升级,评选省级智慧旅游景区三批共32家,遴选智慧文旅示范和培育项目65个、乡村旅游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案例11个。三是强化协同创新。发挥江苏科教大省优势,建立文旅数字化专家库,搭建清华大学智慧文旅高研班、江苏智慧文旅峰会等产教研融合平台。建成国家级文旅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2个,省级文旅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文旅装备技术研发中心15个,围绕行业难点痛点堵点开展基础研究。深化与电信、同程、阿里、腾讯、美团、抖音等数字科技企业战略合作,为数字文旅培育集智聚力。
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数字文旅培育。着眼营造政府、企业、用户数字生态共同体,推出一批数字文旅重大项目,打造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大引擎。一是建设文旅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建成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推动31类,2.96亿条文旅数据资源汇聚融合,在全省建立23个文旅大数据观测站,提升文旅市场信息化监管水平。围绕热门旅游目的地、重点文旅场所和重点时段智慧安全监管等重点,建立文旅“一张图”和“驾驶舱”,创新融入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监管,构建组织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的旅游业治理格局。平台入围全国“数据要素×”3个文旅领域典型案例。二是推进文旅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造。优化“苏心游”“云上博物”等平台功能,实时提供预约预定、云导览、云观展、云演艺等服务,动态发布出行攻略、景区游览舒适度、道路交通、气象预警、旅游厕所等信息,提升到达率、及时性和覆盖面。三是拓展智慧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旅新体验,推出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沉浸式互动性数字化体验产品和项目,用数字化点亮“夜之金陵”“姑苏八点半”等夜经济品牌。发行“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让游客“一卡在手畅游江苏”,累计销售超31万张,带动全省文旅消费3.8亿元。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开展数字人民币受理场景改造,建成省级文旅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45个,数字人民币文旅应用集聚区10个,提高文旅场所消费支付便捷度。在省政府召开的推进政府数字化专项工作专题会上,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被省政府主要领导评价为“这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旅体验需求,对消费恢复也是有力促进”。
三、优化发展环境,保障数字文旅培育。当前,文旅行业呈现“长红”之势。我们坚持优化文旅数字化发展环境,持续推动文旅行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建设文旅信息基础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以及星级饭店等客流密集区域网络全覆盖,提高重点旅游区域5G网络覆盖水平,优化网络服务质量,满足旅游景区新型业务和游客多样化使用需求。实施社保卡文旅“一卡通”工程,完成苏服码、身份证、社保卡、旅游卡等卡码融合创新应用,实现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市级以上文化场馆“一卡通行”,获评智慧江苏标志性工程、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和文旅部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另一方面,提升数字文旅安全水平。引导文旅企事业单位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责任意识,在全国率先开展行业网络安全检查,连续3年对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开展网上远程技术检测和渗透测试,开展全省文旅行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为文旅场所把脉开方;率先出台省级文旅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操作指南、网络数据安全防护指南,规范网络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要求,为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率先建立省、市、县(区)三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体系,构建网络安全指挥协调、事件报告、处置反馈、工作联动的长效机制,为行业安全发展凝聚力量。全省文旅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创新实践荣获江苏省网络数据管理优秀实践案例。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研究吸纳你们的建议,扎实推动数字文旅培育,在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上展现新作为,在营造数字文旅体验新场景上取得新突破,在推进文旅数字产业竞争力上实现新提升,在新征程上推动江苏文旅数字化建设走在前列。
一是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文旅融合产品,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远程呈现等技术,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旅新体验。创新文旅数字化公共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苏心游”对客服务平台、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文旅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覆盖面,以“新基建”获取“新数据”拓展“新应用”。加强“水韵江苏”文旅品牌数字化推广,用好新兴网络媒体渠道,联合在线旅游企业开展精准推广,进一步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增强文旅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推动文物、古籍、美术、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依法开放共享和交易流通,支持文化创意、旅游、展览等领域的经营主体加强数据开发利用,支持优秀传统文化IP产品在数字藏品等新业态新领域延伸拓展,培育具有江苏文化特色的产品和品牌。推动传统文旅业态数字化改造提升,培育智慧景区、度假区、旅游街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以“数智蝶变”打造文旅消费新引擎。
三是提升“一网统管”监管能力。利用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安全、质量、信用全方位的文旅数字化监管机制,完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数据和功能,建强文旅市场治理“智慧大脑”。
四是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文旅业态数字化改造提升,发展云旅游、云直播、云演艺等新业态,引导各地发展壮大动漫游戏、数字IP生产、数字内容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装备制造等新业态新产业,打造一批有规模能级的数字文旅产业集群,认定一批文旅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文旅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一批文旅数字化领军企业和重点企业,推动文旅产业链优化和能级提升。
五是强化智力支撑。培养和引进数字文旅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应用性人才,联合研究机构、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领军企业,组建江苏文旅数字化发展联盟,开展摸底调研,组织专家深入重点旅游企事业单位开展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
六是加强数据安全。常态化开展文旅行业数据安全风险排查,推动文旅企事业单位做好数据安全管理防护和数据安全风险处置,营造开放安全的文旅数字生态环境。
贵单位对数字文旅培育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数字文旅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