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110 | 主题分类: | 公共服务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4-06-12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4﹞191号 | ||
名称 |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181号建议的答复 |
张金萍代表:
您提出关于“持续推动江苏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根据精准对接交流合作需求,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深化文物保护修复、文保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开展了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倡议,依托南京博物院科研平台开展帮扶援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此后多次在不同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论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文物保护工作起步早,文物科研力量比较强,在推进“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明显优势,为开展区域间资源整合和交流协作提供有利条件。南京博物院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也是全国最早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单位之一,经过几代文保人的接续奋斗,现已成为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等优质科研平台依托单位和“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共建单位。凭借着一流的文物保护团队和扎实深厚的科研积淀,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输出,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援青、援疆、援甘等工作,先后在新疆、甘肃建立了基地工作站,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是聚焦纸质文物保护,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及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再添实证。2015年起,南京博物院开始推动甘肃、内蒙、宁夏等地出土早期古纸的保护工作,在帮助甘肃省修复唐代毛笔在内的珍贵文物13件中,初看不起眼的亥母寺出土纸浆团修复后竟是精美的画像,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因此获得了2021年度全国文物修复技能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在青海省开展文物保护技术服务近20年,始终把宗教类纸质文物和70余件元代纸币(一级文物)的保护修复作为重点工作,“青海省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在2021年荣获首届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这是截至目前苏、青两省唯一的一个全国十佳项目。南京博物院新疆工作站自2016年挂牌成立以来,累计为全疆修复纸质文物105件(套),指导修复736件(套),有效促进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等遗址出土珍贵纸质文物的研究和展示。通过对部分修复文物的深入研究论证,显示新疆自唐代以来已被纳入中原王朝管辖,实证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凸显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三是实现东西优势互补,贯彻落实对口支援和对口协作重大决策部署。十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发挥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在青疆甘宁蒙等5省(区)开展了十余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文物保护工作发挥了引领作用,书写了东西部文化遗产保护心手相牵、民心相通的时代佳话。同时,不断拓展协作范围,在文物科技资源数据库和科研基地工作站建设、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出土文物保护、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在各省经济、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厅将围绕您提出关于“持续推动江苏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依托南京博物院在新疆和甘肃的工作站为支点,进一步发挥央地共建博物馆的龙头作用,引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文物保护研究,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挂牌成立“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青海工作站”。根据青海省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青海省博物馆挂牌成立“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青海工作站”,共同探索纸质文物保护的新技术、新方法,深入挖掘青海纸质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二是持续推进青海新疆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工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修代培”,以办培训班、接纳人员实训等方式,继续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提升当地文物修复技艺,拓展展科学研究的思路。积极指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制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帮助开展书画文物样品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拟安排技术人员到新疆博物馆现场指导开展纸质文物光泽度检测等工作。做好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举办的新疆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的技术保障工作。
三是加强东西部文博领域深度融合和交流。根据2024年江苏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持续加大江苏在文旅领域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力度,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各省(自治区)交流协作平台,推动文博领域多层次深度交流交往交融,围绕“文物展示利用”“人员培训”“文物保护”“考古探源”等方面开展馆际合作,持续扩大西部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合作体系。
您对“持续推动江苏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为我们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江苏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