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098 | 主题分类: | 公共服务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4-06-13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4〕178号 | ||
名称 |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076号建议的答复 |
干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持续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基层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2015年7月,我省在《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15〕49号)中明确,要“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作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分馆,统筹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项目、人才等资源,在总分馆基础上,有些地区还拓展将设区市文化馆、图书馆作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心馆,打通了设区市、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之间的资源互通渠道,使各地图书馆、文化馆具有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文艺人才更好参与、服务基层,提升了基层的专业人才力量。我省多地建立了文化馆、图书馆业务干部与基层综合文化站结对模式,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让县文化馆业务干部成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派遣助理,有效整合市、镇(办事处)、村(社区)各级文化馆(站)和文化网格资源,推动文化馆服务城乡一体,取得很好效果,被《新华日报》、人民网争相报道。
我们鼓励各地积极采用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充实基层文化站人才队伍。多地采用聘用制方式,积极引入基层紧缺的文艺人才。南京市江宁区为全区10个街道3个开发园区各配备1名共13名文化指导员,区财政每年安排街道(园区)文化指导员专项经费。文化指导员队伍实行“区文旅局聘、分馆用、文化馆管”的管理模式,按照“基层管理,专岗专职,双向选择,内部交流”的原则,专职从事基础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效加强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力量。镇江市今年开展了文化指导师工作,将在公共文化领域从事知识普及、技能传授、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志愿服务人员组建成文化指导师队伍,建立文化指导师管理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文化指导师的引领、指导、带动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层文化队伍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是加强群众文艺团队扶持。“十四五”期间,我厅组织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通过“送、种、育”相结合,在全省培育1000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建设老百姓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结合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行动,打造1000个城乡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居民游客“共享的文化驿站”。
通过团队培育,引导城乡群众当主角唱大戏,把精神文化食粮“种下去”,培养更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带头人”。培育工作中,我们选派文艺专家和志愿者深入基层结帮扶对子、种文艺种子,挖掘选拔活跃在基层的群众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推进专业院团与群众团队、专业人员与业余能人结对共建,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教培活动、实施“面对面”结对辅导、开展优秀成果推介、健全作品研讨提升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创演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支持优秀团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演出,带动民歌大会、大众合唱节、广场舞示范展示等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用培训引领,用活动锻炼,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三是壮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社会力量是基层文化能人的成长导师、文化达人的培育人、基层自治力量的引路者,公共文化服务要融入基层社会,最终助推形成群众自治、基层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在工作中一直注重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2021年省文旅厅成立了江苏省文化志愿服务总队,有力推动了全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进入规范化、体系化。很多艺术家、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高校学生、退休老同志都积极组织参与全民艺术普及、艺术辅导、文化惠民演出、阅读讲座等公共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意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聚焦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动基层文化资源整合。我们将推动综合文化站、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中心的深入融合,优化人员、资源配置。我们将加强与宣传部门的配合、协作,加大与教育、体育、共青团、妇联、民政等部门的联动、协调,聚集优势资源,打造“文化+”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同时,协调省财政厅,将“送戏下乡”“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等专项资金都采用“因素分配法”下达基层,便于基层统筹。
二是进一步深化结对培育机制。我们将继续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工作制度,打通省、市、县(区)文化资源下沉服务基层。将文化馆、图书馆业务干部、群众文化团队、文化志愿者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结对情况均纳入2024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指导标准。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培训。我们将持续开展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工作。今年,我们继续开展“优秀群众文化团队”负责人培训及团队骨干培育工作,采用线上教学与集中授课、面对面辅导等方式开展培训辅导,6月至11月将组织开展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百团汇演”及交流展示活动,通过交流展示,提升团队业务水平。同时,今年还将开展“百馆千站”培训活动,将分别对全省100个文化馆业务干部和1000个文化站业务骨干分批培训,目前千个文化站业务骨干培训首期班已在南京开班。我们还将结合第十六届“五星工程奖”获奖节目创作打磨提升需要,分门类开展群众文艺创作骨干培训。
您对“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效能,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