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097 主题分类: 公共服务
发布机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生成日期: 2024-06-13
文号 苏文旅函﹝2024﹞177号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53号提案的答复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24 18:39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秋爽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游戏、电子产品和直播平台监管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省文化和旅游厅根据工作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游戏游艺设备、及网络表演平台的事前、事中、事后执法监管以及网络游戏案件的查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加强网络表演平台管理执法工作

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对网络直播中的网络表演进行执法监管。一是加强网络表演准入管理。网络表演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并进行ICP备案后,方可开展经营性网络表演活动。2021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我厅在受理网络表演类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申请时,增加办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严格核验平台内网络表演经纪机构资质。政策缓冲期至2025年2月28日,缓冲期结束后,文旅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依法对从事网络表演组织、制作、营销等经营活动及网络表演者签约、推广、代理等经纪活动的经营单位的经营资质、市场行为加强规范指导,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依法处理。二是加强网络表演执法监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省网络文化市场集中巡查,委托第三方开展网络文化市场技术巡查。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日常网络巡查、双随机抽查和新领证企业现场检查,指导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自审,严守底线红线。对网络表演平台,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表演内容的执法巡查,同时监测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观看时长和消费限制等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坚持正确导向,多措并举,规范网络表演秩序,治理娱乐圈、直播圈乱象。三是督促网络表演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应当要求表演者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采取面谈、录制通话视频等有效方式进行核实。为表演者开通表演频道的,应与表演者签订协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要求其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加强网络表演者教育管理培训。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帮助企业排查可能遇到的违法风险、内容管理安全问题等经营隐患,引导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四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加大涉未成年人网络表演类案件的查办力度,以严格执法荡涤网络污浊,清朗网络空间。以查处内容违规案件为重点,重拳出击,先后查处无锡某直播APP涉低俗表演案、徐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网络表演及未能完全履行自审责任案、苏州某直播平台涉宣扬色情案,宿迁某直播平台侵权盗版案等一批网络表演违法案件。

二、加强网络游戏案件执法工作

目前,网络游戏的管理部门是新闻出版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负责对网络游戏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等。我厅先后印发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网络游戏的函》《关于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指导全省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一步做好网络游戏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执法协作。配合省新闻出版局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计划,每年2次开展网络游戏“双随机”检查,检查网络游戏100个。指导各级执法机构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与宣传、公安、网信、通信管理、市场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定期分析研判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凝聚工作合力,形成网络游戏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网络游戏巡查检查力度。重点聚焦网络游戏企业上线运营的游戏是否经过审批、游戏导向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杀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以及服务时段时长、实名注册和登录等措施落实情况。加大对微信小程序、H5游戏、网页游戏巡查力度。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执法检查,严禁接纳未成年人,优化升级全省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智慧监管平台,对上网终端的非法游戏、非法网站进行自动识别、技术屏蔽,实现远程视频和终端画面实时监控、防沉迷和紧急状态实时报警以及自动化预警闭环管理,实现对全省3613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逾23万台终端的可视化智慧执法监管。三是督促网游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重点对辖区内各大网络游戏平台与游戏运营企业实名认证、防沉迷机制及游戏内容审核机制进行检查。召开部分网络游戏企业主座谈会,组织开展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状况和合规运营情况调研,督促网络游戏企业主加强内容自查自审,坚决杜绝出现禁止内容,严格落实管理措施,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四是加大网络游戏案件查处力度。2021以来,全省共办结网络游戏处罚案件93件,其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处罚的有23件。9件网络游戏案件被评为江苏省年度文化市场重大执法案件。苏州支队办理的两起网络游戏典型案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大中央媒体、学习强国等集中报道,徐州支队查办的“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擅自上网出版网络游戏案”被列入文旅部全国网络游戏第二批典型案例。

三、  加强游戏游艺设备的内容审核和监管

文旅行政部门依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办法》,加强游戏游艺场所监督管理,以及游戏游艺设备的内容监管。游艺娱乐场所经营不得设置未经文旅主管部门内容核查的游戏游艺设备;进行有奖经营活动的,奖品目录应当报所在地县级文旅主管部门备案;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设置的电子游戏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2019年,文旅部印发《游戏游艺设备管理办法》,省级文旅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生产或者进口的游戏游艺设备进行内容审核和机型机种分类,在办理许可前,现场审核游戏内容。经营场所不得利用含有禁止内容或者未经文旅行政部门内容审核、擅自实质性变更内容的游戏游艺设备从事经营活动。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2020年以来,共办理游艺娱乐场所案件75件,涉及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向未成年人提供、游艺娱乐场所设置未经文化主管部门内容核查的游戏游艺设备、游艺娱乐场所进行有奖经营活动的,奖品目录未报所在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游艺娱乐场所电子游戏机内的游戏项目含有《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禁止内容,均依法依规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法治惠民系列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组织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集中开展互联网文化企业执法服务活动。其中,从事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网络游戏、在线旅游的互联网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对重点企业上门服务做到全覆盖。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及时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2022年以来,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广泛开展法治惠民系列执法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执法服务、宣传近80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25万余册。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涉及旅游、网络文化、涉养老诈骗等方面典型案例5批51个,各地发布74批233个典型案例。对指导执法人员依法办案、警示经营主体守法经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联合省新闻出版局发布四批网络游戏典型案例,通过学习强国和厅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发布。联合南京总队举办“文化执法·守望成长”2023年文化市场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文化+普法”的生动演绎,为师生、家长和经营主体上了一堂寓教于乐的生动“普法公开课”。创新性组织开展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锋”微视频展播活动。共征集原创短视频118条,在学习强国、抖音、水韵江苏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择优发布46条,总播放量超200万次,大大提高法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当前,我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仍然面临“小队伍、大市场”的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全面建设,加强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电子产品等市场的分析研判,依法依规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加强跨部门执法协作,特别是加强与宣传、出版、网信等部门执法协作,做好案件线索排查、受理和查处。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核查处置相关举报,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

您对加强青少年网络游戏、电子产品和直播平台监管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网络游戏、电子产品和直播平台监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