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077 主题分类: 公共服务
发布机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生成日期: 2024-06-11
文号 苏文旅函〔2024〕156号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34号提案的答复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34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时间: 2024-07-23 17:5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韩晓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的提案”收悉。经会商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促进公共文化设施高标准覆盖、高效能使用,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高。

一是日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印发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清单和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文旅发〔2021〕152号),出台《江苏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意见》《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印发《2023年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引领依据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切实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组织推进和惠民政策扶持力度。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均居全国前列。11个地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首位。全省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已达到6次以上,居全国前列。

二是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围绕“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活动,组织开展了十余场主题文体宣传活动等系列活动。创新实施乡村“村晚”系列活动。2022年以来,我省有9个点位列入春节“村晚”全国示范点、24个点位列入 “四季村晚”全国示范点,并同步组织各地开展省级 “四季村晚”系列活动。广大村民在农闲期间开展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演出活动,生动呈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促进文旅融合,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持续开展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送戏下乡”。每年组织省级“送戏下乡”2千余场,带动全省每年开展“送戏下乡”2万余场。

三是提升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发〔2023〕154号)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以评促建,推动落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主体责任,提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厅组织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通过“送、种、育”文化相结合,目前,已在全省培育606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建设老百姓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结合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行动,打造606个城乡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居民游客“共享的文化驿站”。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中,我们逐年加大对乡村书房、乡村文化礼堂等倾斜力度,2024年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中,乡镇(街道)、村(社区)空间占比达到40%,有效推动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结合委员提案建议,我厅将会同省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持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深入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优化布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乡协同发展机制、区域联动共享机制,引导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聚力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送戏下乡”为重点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产品类型和供给范围,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指导各地根据实际需求,加强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积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统筹安排各类设施用地,系统加强乡村用地保障。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制定和《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落实我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新时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错时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延时开放和夜间服务。鼓励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供更多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开展“水韵江苏–经典诵读”活动,积极打造江苏特色的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品牌。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会同省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新一轮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县级试点申报。

三是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支持相关协会、学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创作和研究,推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打造一批融合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等主题功能空间,创新开展创意市集、街区展览等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持续实施“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引入社会力量,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实施小剧场建设计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引导各地采取转化利用、改造提升、规划建设等形式,突出核心居住区、热门商圈、旅游景区、文化街区、高等院校等重点区域,活化利用老厂房、古建筑、电影院等,构建起形态各异、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便民惠民的小剧场发展格局。着眼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推动文化赋能城乡公共空间,将创意文化融入基层生活场景,提升公共设施文化内涵。

四是持续增强基层文化队伍内生动力。启动“百馆千站”人才培养计划,对全省各级文化馆及全省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骨干)开展线下集中培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2024年培育204支,着力推进“送文化”与“育文化”“种文化”相结合,加大对团队骨干的培训力度,培育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活动“带头人”。

五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建设。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打造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库群。开展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云平台,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智慧化运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场景应用。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推进管理服务大数据应用。鼓励公共文化机构打造有影响力的线上服务品牌,培养具有高粘性的“粉丝”文化社群。

您对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加强和改进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