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000014000271Q/2024-00069 主题分类: 公共服务
发布机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生成日期: 2024-06-07
文号 苏文旅函〔2024〕148号
名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027号建议的答复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027号建议的答复
【信息时间: 2024-07-23 17: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耿晓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跨区域统筹支持环洪泽湖片区旅游开发的建议”收悉。经商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现研究答复如下: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环洪泽湖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红利,“十四五”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和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先后印发《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苏文旅发〔2023〕120号)和《关于推进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实施方案》(苏文旅发〔2023〕125号),指导环洪泽湖片区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科学做好环洪泽湖片区文旅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不断提升环洪泽湖片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

一是支持环洪泽湖片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文旅产业布局优化。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环洪泽湖片区的交通网络构建。目前,在宿迁地区已通过建设343国道、344国道、268省道等,形成了环洪泽湖干线公路,较好地服务沿线群众出行和旅游业等的发展。2023年,下达淮安、宿迁两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省以上补助资金13.2亿元,支持235国道盱眙北段及331省道盱眙绕城段改扩建、343国道泗阳来安至众兴段、264省道淮安段工程等项目建设;下达淮安、宿迁两地“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省以上补助资金6.7亿元。省交通运输厅提请省政府批复《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23-2035年)》(苏政复〔2023〕53号),在环洪泽湖片区新增250省道、521省道等,进一步提升交通出行条件,支撑环洪泽湖片区的旅游业发展。在环洪泽湖干线公路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支持环湖农村公路建设,淮安市以区域既有农村公路网络为基础,正全力加快建设环洪泽湖公路,打造湖区“亲水临水大道、生态旅游大道、防汛生命通道、湖区致富大道”的“四好农村路”样板路。该项目全长170.87公里、总投资12.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道路品质,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文旅产业布局。

二是注重规划引导,着力提升环洪泽湖片区旅游发展能级。坚持联动发展,立足洪泽湖与长江相伴、与大运河相汇、与黄海相连、与淮河和黄河故道相依的地域特色,推动沿江、沿海、沿河、沿湖区域的经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助力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东部江海河湖联动区,全景绘就江苏“两廊两带两区”美丽画卷。聚焦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有效途径,拓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旅游发展空间,制定实施《洪泽湖治理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苏洪管委〔2023〕1号)和《关于推进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实施方案》(苏文旅发〔2023〕125号),统筹推进重点旅游村镇与旅游景区度假区、文旅消费集聚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协调建设。全面摸清洪泽湖地区文旅资源底数、登记等级文旅资源单体144283个,创新实施“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行动计划”、对洪泽西顺河镇街西等11个村庄开展“结对送智”,成功举办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江苏省主会场活动、洪泽湖大闸蟹节、蒋坝螺蛳节。宿迁骆马湖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云沧海民宿创成国家甲级民宿,填补苏北地区空白,洪泽龟山村等4家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石集乡柳山社区等24家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环洪泽湖地区已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景区1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

三是支持环洪泽湖片区旅游开发建设,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省财政设有文化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资金,2023年洪泽湖滨湖小镇老子山旅游基础建设工程、清江浦区御码头运河文化中心建设、皂河龙运城项目、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提升改造等一批项目纳入专项资金扶持范围,扶持资金共计1050万元。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优惠利率贷款方式支持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底,基金在贷项目中涉及环洪泽湖旅游产业发展的项目2个,贷款余额3500万元。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沿湖地区文旅项目建设扶持力度,省财政累计安排20亿元对沿湖6县(区)洪泽湖综合治理保护给予奖补,支持退圩还湖、禁捕退捕以及“三民”安置等工作;安排8.6亿元省级以上资金,补助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工程”的11个环洪泽湖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洪泽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为核心,突出洪泽湖大闸蟹、双沟酒文化、非遗泗州戏、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等特色文旅资源,打造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了文旅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淮安水利枢纽工程入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泗洪县入选首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淮安白马湖入选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守护水脉与延续文脉相结合,并充分吸纳您的建议意见,推动环洪泽湖片区努力建设成为富有水乡田园韵味、历史人文内涵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典范区域。

一是坚持做好“生态+”“文化+”两篇文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环洪泽湖片区和黄河故道沿线重要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统筹谋划生态保护和利用,将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依托沿洪泽湖地区湖荡纵横、河网交织、沃野平畴、林田共生等优越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充分展示江淮水乡风貌与生态品质。拓展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高水平建设苏北区域的“生态大公园”,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典范区域,助力打造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重点支持宿迁、徐州联动打造黄河故道特色旅游联动发展带,推动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宿迁大运河—古黄河旅游经济廊道建设,推出一批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辨识度和知名度的洪泽湖特色文化标识,形成一批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标志性成果。

二是推动环洪泽湖片区旅游开发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依托省洪泽湖管理委员会,加强对沿湖文旅发展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利用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联盟、苏北景区宣传营销联盟等,形成跨部门、跨区域“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围绕推动资本要素和生态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文旅与发展改革、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和协作联动机制,加强对沿湖地区文旅发展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系统梳理可开发利用空间,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引导、跟踪服务和联合把关。同时,发挥沿湖地区连通长江与淮河、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推动淮安、宿迁两地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文旅合作机制,联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黄河故道特色旅游联动发展带建设,协同打造宿迁“醉美湖湾”、淮安“百里画廊”,探索建立沿湖各地各要素联动机制,合力展现“美丽清纯”洪泽湖新画卷。

三是持续强化环洪泽湖片区旅游开发政策支持引导。创新政策措施,加强资金、制度保障,营造推动沿湖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发挥省级文化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江苏艺术基金、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等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加大对环洪泽湖地区重点文旅项目支持力度,并推动纳入国家、省重大建设项目库。鼓励沿湖地区加大文旅项目和基础设施投入,优先保障重点生态文旅项目用地需求,搭建民间资本参与沿湖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的政银企合作平台。持续推动相关政策文件落实落细,支持沿湖地区探索制定休闲渔业、景观农业、水上运动、低空飞行等政策措施。强化省级洪泽湖治理保护资金的扶持引导和绩效管理,对地方积极性高、项目实施效果好的区域予以更多扶持。依托“乡旅E贷”金融产品、“乡旅E站”金融服务点,通过项目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快推进淮安水工科技馆、华强方特复兴之路文化创意基地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支持打造乡村创意设计、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元融合业态,不断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

四是不断丰富环洪泽湖片区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打造凸显水韵风情和现代气象的文旅融合高质量产品。加快构建以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供给矩阵,创新打造如是市集、湿地非遗文创体验馆、半见茶铺、红色演艺《决胜洪泽湖》、古装马战《三英战吕布》、“泗时光影”主题摄影展、鸬鹚捕鱼民俗表演等一批“旅游+”特色项目,串联周桥大塘、蒋坝镇、西顺河镇、老子山镇等景点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悠闲舒适的慢游路线,打造洪泽湖渔文化、大湖文化的核心展示区、互动体验区,支持做优一批标杆生态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集聚区、等级旅游民宿、特色田园综合体,拓展体验多元的水生活度假旅游产品和漫游洪泽湖系列旅游线路,努力建设彰显水韵人文之美的知名湖区旅游目的地。

您提出的“关于跨区域统筹支持环洪泽湖片区旅游开发的建议”,为我们高质量推进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