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开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信息时间: 2024-05-13 18: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省非遗保护中心:

  2024年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集中宣传展示我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现就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通知如下:

  一、主题、口号

  (一)主题

  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

  (二)口号

  1.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2.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提升保护传承水平

  3.讲好精彩非遗故事  展现“水韵江苏”魅力

  4.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5.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各地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选用相关口号开展宣传,也可增加体现本地特色的口号。

  二、活动安排

  (一)重点活动

  1.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系列活动暨“水韵江苏·乐购非遗”活动启动仪式。2024年6月8日至7月15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与宿迁市人民政府在宿迁市皂河龙运城景区共同主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系列活动暨“水韵江苏·乐购非遗”活动启动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全省联动的方式举办非遗宣传展示销售活动。

  2.“匠心铸华章  非遗颂祖国”——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非遗主题作品展。展览分为“华彩非遗·时代记忆”“匠心独运·献礼华诞”“创意融合·美好生活”三个版块,集中展示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江苏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弘扬时代精神,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非遗在当代焕发的迷人光彩。

  3.“水韵江苏·精彩非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汇聚省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内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多种门类,在龙运城浓郁古风中,借助“裸眼3D”技术,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喜爱的音乐剧、阿卡贝拉等现代艺术形式融合,呈现非遗与当代艺术交织、文物与现代文明碰撞唯美画卷。

  4.“水韵江苏·乐购非遗”主会场活动。充分发挥非遗工坊、老字号作用,精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中医药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设置美食好味、康养健身、匠心好物、创意潮玩、本土特色五大版块,搭建线下销售平台,打造“看得见、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的非遗大集和美食市集,同时通过发放消费劵,积极营造文化消费场景,推动文旅消费恢复,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乡村振兴。

  5.《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图片展。以展板形式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宗旨和精神,让公众了解自2004年中国获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以来创造的诸多备受缔约国称赞的中国模式与经验。同时,通过图文介绍江苏11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充分展示江苏非遗保护的历程与成果,让公众深入了解、切身感受非遗在新时代融入当代生活、服务百姓民生的生动实践。

  6.云游非遗•影像展。支持省非遗保护中心将江苏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11个项目的视频资料,借助非遗官网、文化云平台、非遗公众号、非遗视频号等宣传媒介同步推出,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让公众了解非遗项目内容、保护现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二)各地活动

  各设区市文化行政部门要依托非遗传承人群、项目保护单位、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保护协会等相关组织和场所,发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遗学术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宣传展示近年来各地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交流保护经验和保护措施,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

  三、参展事项

  邀请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领导、非遗处负责人,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各1人,参加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系列活动暨“水韵江苏·乐购非遗”活动启动仪式,观摩主会场线下活动。住宿和往返交通费用自理,用餐由主办方统一安排。

  主办方承担每个参展项目1位参展人员、每市领队1人在宿迁展览期间的食宿费用,往返交通费、展品运输费以及超出人员费用自理。

  四、工作要求

  (一)主题鲜明,突出活动重点

  紧扣活动主题,在主题框架下策划部署相关活动,突出近年来各地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总结宣传非遗传承保护典型案例,展示非遗保护的江苏经验。

  (二)创新方式,提升传播效能

  积极协调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力量,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直播平台、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优势,以线下展示、线上直播、多媒体互动等全媒体传播方式,多渠道、全覆盖开展非遗传播,积极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阐释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活动内容和价值导向,防范意识形态风险。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项活动要有安全研判,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消防、医疗救助、应急救援等工作预案,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安全检查设备,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五)按时报送相关材料

5月17日前,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报送附件1、3、4、5、6;5月25日前,报送附件2;6月18日前,报送各地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总结(包括活动情况、亮点和经验等)。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孔叶萍;

  省非遗保护中心:易晶晶 ;

  电子邮箱:jsfybh@163.com。

  特此通知。


  附件:1.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信息汇总表.docx

     2.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会场系列活动嘉宾信息表.docx

     3.“水韵江苏·乐购非遗”主会场活动选调项目清单.docx

     4.“水韵江苏·乐购非遗”主会场活动参展项目说明及要求.docx

     5.“水韵江苏·乐购非遗”主会场活动领队人员信息表及参展项目统计表.docx

     6.“水韵江苏·乐购非遗”主会场活动参展项目信息表.docx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