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送戏下乡”连续第4年被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更好推动实施这一文化惠民工程,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落实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在提高“送戏下乡”质效的同时,惠及更多基层群众,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4月25日晚,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月城镇,水韵路和文化路交汇处的民生广场人头攒动,由省文旅厅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江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4年省级“送戏下乡”首场演出在江阴市隆重举行。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周英,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省财政厅和省文旅厅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各设区市文广旅局负责同志,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2000余名观众观看了演出。演出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同步直播。
戏韵与笑容齐飞 唱响新时代江苏之歌
台上锣鼓铿锵、戏韵悠扬,演员们轮番登台表演,婉转动听的唱腔和精彩传神的表演,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精神上的“文化盛宴”。整台演出体现了浓郁的戏剧文化特色,既有经典锡剧选段《珍珠塔·跌雪》《双推磨·推磨》,五星工程奖获奖作品小锡剧《扁头不在家》,也有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的戏歌《永远的江南》《露天戏》《我们的乡音》,还有年轻人喜爱的歌舞表演。
台下观众热情高涨,聚精会神欣赏演出,叫好声此起彼伏。一段段精彩的演出让群众过足了戏瘾,陶醉在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魅力之中。“作为一名戏曲爱好者,很开心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如此高规格的演出。希望以后能多举行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过足戏曲瘾。”月城镇居民钱幼亚激动道。
家家门前有水,心中有戏。首场演出选择在美丽的无锡江阴月城镇,具有特殊的意义。这里的百姓男女会唱,老少能吟,每逢仲夏纳凉、民间佳节,更是戏曲之声悠扬、弦竹之音不绝。月城镇从2008年开始打造“水韵月城”品牌,“水韵路”得名其中;这里是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小戏之乡、乒乓之乡、象棋之乡,所以又有了“文化路”。以“水韵江南 月洒清辉”为主题的江阴月城镇弦歌水韵园,曾入选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案例。
省人大对我厅近年来送戏下乡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项工作作为2023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接受省人大评议时,较往年有了较大提升。今年的首场演出精心策划,既有传统戏剧选段,又融入流行元素,月城实验小学小锡班学员们的精彩表演,更是集中展现了传统戏剧文化在这方水土间的生生不息、薪火传承。
三大亮点突出 2024“送戏下乡”全新提档
首场演出的成功举办,正式拉开了2024年省级“送戏下乡”的序幕。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省级“送戏下乡”有三大亮点:
场次更多:省级“送戏下乡”全年共安排了4319场,比2023年增加了1811场,其中通过资金补助各地演出3590场,省级直接采购配送729场。
覆盖更广:以往,省级“送戏下乡”只送到省内经济薄弱地区,今年首次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纳入到省级送戏范围,实现了全省718个乡镇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体现融合:首次将演出送进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和景区景点,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共同赋能乡村振兴。同时,将文华奖、五星工程奖等获奖和参评作品,淮剧展演、民族器乐展演等优秀作品纳入送戏范围,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
五大举措齐发力 将好戏送到千村万户
落实“以需定供”:按照群众点单、基层报单、部门派单、主体接单、观众评单、政府买单模式,优选服务主体和内容,要落实“区域联供”机制,开展“地区互送”。
公布活动目录:做好年度“送戏下乡”活动目录编制,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公共网络平台、手机终端、乡村大喇叭、乡村公告栏等公开发布。在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等省级主流媒体,以及江苏省公共文化云、水韵江苏微信公众号、江苏省“戏曲进乡村”管理服务平台等活动信息。
组织活动实施:建立省、市、县和县、乡、村工作协同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做好送戏演出活动组织实施和安全保障。
做好绩效评估:各县(市、区)组织乡镇文化站开展“送戏下乡”群众满意度调查。各设区市加强对辖区内“送戏下乡”指导、监管和绩效评估,推介先进典型。
加强宣传传播: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新媒体全面及时宣传报道各地“送戏下乡”活动动态消息,扩大文化惠民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增强时效性,提升满意度 “送戏下乡”工作稳步推进
为推进“送戏下乡”工作走深走实,4月26日上午,全省“送戏下乡”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通报2024“送戏下乡”工作有关情况,省文化馆,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江阴市交流了“送戏下乡”经验做法。与会同志就如何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提升送戏质量、增强实效性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明确各方责任,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共同提高“送戏下乡”质效;二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合理安排演出场次和人员,做好服务保障;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媒体宣传矩阵,扩大“送戏下乡”的影响力和社会显示度;四是要强化安全监管,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会议期间,周英、钱钢一行还现场调研了新桥文体中心、海澜美术馆、新桥镇公共文化空间、“剧说月城”文化共享空间、月城镇弦歌水韵园等场馆,详细了解江阴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送戏下乡,就是要把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人民的心坎上。以2024“送戏下乡”工作为契机,省文旅厅将以最优质的服务,实现最精准的对接,让丝弦檀板的和鸣声,人民群众的掌声喝彩声,响亮在新时代的“水韵江苏”大舞台上,为增强基层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描绘出一幅弦歌声声、丝竹悠扬的美好图景。
(公共服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