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常州市武进区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以来,已完成外业调查243处,三普复核率达到80%。为确保普查质量、提升普查进度,武进区外业普查小组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采用传统的激光尺、卷尺测量文物尺寸,回到室内利用CAD制图;另一组采用基于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的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文物尺寸数据,然后利用配套软件制图。相比于传统的直接测量、制图,我们发现利用激光扫描仪制图具有明显的优势:精度高,相对精度高达6mm左右,要比人工测量的数据误差小的多;速度快,每秒发射 30万个激光点,单次扫描仅需10-15分钟;无接触测量,大大减少了对文物本体的碰触。这些优点可进一步提高普查效率,保证文物普查平面图和立面图绘制的精确性。
下面以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杨桥为例,简要介绍作业流程,供大家交流学习:
第一步:准备设备。一般建议采用旋转云台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其视角可达到360°*270°以上。本次使用的是国产某品牌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该设备可以在未知环境中从任意的位置开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获取数据进行自身定位,同时建造增量地图。再配合使用相机或者手机采集现场视频、照片,即可实现对环境的无死角扫描。
(国产某品牌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
第二步:资料收集。包括普查对象的既有文字照片信息、两线图以及相关地形图,用以确定扫描范围以及现场扫描路线。南杨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始建于明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道光年间(1828年)再次重修,是金山石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砌成的单拱环洞桥,原来连接阳湖、宜兴两县之间的重要通道。
(三普时南杨桥照片)
第三步:数据采集。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和图纸绘制的精准性,首先普查队员在南杨桥四周确定4个控制点,用RTK采集经纬度信息。而后,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由北至南逐步对南杨桥进行扫描,对桥东西侧等难以扫描的部分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获取高清影像,并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制作点云数据。
(普查队员运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扫描)
第四步:数据处理
将采集到的原始点云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初始化处理,软件的初始化处理会有效降低采集过程中的随机误差噪点,将点云中的无效噪点去除,根据南杨桥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点云数据分割,以提高海量数据分布式利用,增加效率。最后依照从整体到局部,从结构到设备的原则,逐步精确还原现场三维空间信息和单体设备等信息,输出点云模型文件以及正射影像图。
(以正射影像图为例)
第五步:内业制图。
将点云模型或者正射影像导入CAD成图系统,叠加模型或者正射影像进行文物图件绘制。
(南杨桥平面图,其他信息未标注)
(武进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