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持续放大艺术创作“江苏现象”,全省艺术创作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信息时间: 2024-01-29 11: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艺术处
【字体:

  1月26日,2024年全省艺术创作生产工作会议在南通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3年艺术创作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南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于立忠发表致辞。



  会议首先从把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好作品,保护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以艺通心、沟通世界的文化使者等五个方面入手,学习传达了全国艺术工作培训班暨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相关精神。

  会议充分肯定了2023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一年来,全省艺术创作生产工作稳中有进,艺术条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围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使命任务,积极推动全省艺术创作生产,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品牌特色有效彰显,艺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持续放大了艺术创作“江苏现象”。

  精品创作再结硕果。

  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昆剧《瞿秋白》,常州市锡剧院、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共同创演的《烛光在前》,省演艺集团锡剧团《装台》,江苏省淮剧团《范公堤》,淮安市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创排的儿童剧《新安旅行团》等5部剧目入选文旅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总量并列全国第一。

  泰州市和省演艺集团京剧院联合出品的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南京市京剧团出品的《进京》入选第十届中国京剧节;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创排的扬剧《郑板桥》入选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共同创排参演的歌剧《周恩来》入选第五届中国歌剧节。

  江阴市锡剧评弹艺术传承中心、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共同创演的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入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

  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10909》《能不忆江南》等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

  南京市杂技团杂技剧《大桥》、杂技《奋斗者·绳技蹬人》、魔术《虎墨沉香》,江苏省杂技团杂技《炼·倒立技巧》, 南通市少年杂技团魔术《月光白鸽》《梅花三弄》, 射阳县杂技团杂技《战友· 双人对手》, 海安杂技团杂技《逐梦空天·男女集体爬杆》等8个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

  昆山市创编的歌曲《老街上的咖啡屋》、常州市锡剧院创演的小戏曲《一只古董碗》、苏州市滑稽剧团创演的小品《城市雕塑》等3个节目入选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总量并列全国第一。

  江苏省杂技团《凌云——倒立技巧》、南通市少年杂技团《三人行》分别获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优秀表演节目。

  江苏省杂技团《炼——倒立技巧》又获“新一代”国际青少年马戏节最高奖金奖第一名,实现了国家“金菊”、国际“金狮”和“金小丑”三个金奖大满贯。

  江苏省美术馆《物之序——江苏工笔画六百年》、淮安市美术馆《“补白”——一场做了22天的公教》、江苏省美术馆《用艺术启迪心灵——乡村青少年美育计划》、张家港市美术馆《艺书云悦读》等4个项目入选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南通美术馆《鉴藏与共享——张謇与南通美术研究展》入选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品牌建设可圈可点。

  创新举办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8场线下演出观看人数累计1.5万人次,近7000万人次线上观演,戏曲百戏博物馆隆重开馆,“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昆曲故里嘉年华等“百戏+”活动推动文化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江苏“美术重镇”“书法劲旅”底蕴优势,与中美协联合主办“抱石风骨·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承办第二十五届版画展,全国性美术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

  组织举办以长江为创作主题大型画卷《长江春色图》特展和“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等,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文化标识。

  重大活动彰显担当。

  举办全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暨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开展第三批全省示范小剧场和小剧场精品剧目认定,举办全省小剧场演出季活动,《推动小剧场规范高质发展》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梅兰芳艺术节、长江流域小剧场艺术季、常州锡剧发展大会等节会活动成功举办,成为城市文化艺术名片。

  人才建设百花绽放。

  组织举办全省国有文艺院团长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新金陵画派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培训班,举办全省舞台艺术优秀青年人才(舞蹈、杂技类)研修班,实施全省青年美术馆策展人扶持计划。

  省演艺集团周东亮、扬剧研究所李政成、苏州昆剧院俞玖林、省淮剧团陈澄等4人入选文旅部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旦行)领军人才,数量居全国首位。

  创作单位活力迸发。

  全省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顺利开展,全省基层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成功召开,相关做法得到文旅部批示肯定,以情况通报形式在全国推广。

  省国画院、省美术馆发挥省级院馆的龙头作用,对参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的创作工作进行广泛动员并跟踪辅导。

  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完成国家和省艺术基金申报评审等工作,全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49个,立项数量全国第二,并作为唯一省级文旅行政部门在国家艺术基金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0周年,会议从研究抓成果、创作抓精品、活动抓品牌、传播抓惠民、人才抓生态、管理抓规范等六个方面,就抓好今年及近三年艺术创作生产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规划、提出举措要求,努力推进全省艺术创作生产工作再攀新高。

  2024年全省艺术工作重点

  研究抓成果。

  加强规划引导。重点是实施《2023—2025全省舞台艺术、美术书法创作行动计划》。

  抓好选题选材。既要注重把握反映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成果的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展现中华文化精神,也要加强萃取描绘当代社会生活的题材主题,紧跟时代审美精神的潮流,尤其要注重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相融合、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推出更多富有文化意蕴、展现时代精神的原创精品和“现象级”艺术作品。

  优化评论体系。重视理论研究、规律分析,巩固并扩大艺术理论阵地建设,形成旗帜鲜明的舆论导向和科学专业的研究氛围,拿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

  创作抓精品。

  始终聚焦时代要求。传统经典剧目要深入挖掘当代价值和文化内涵;美术书法要开展新时代主题创作,重点突出新时代普通人物形象,积极推进人物创作,刻画当代生活,反映时代风貌。

  持续优化创作机制。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整合剧本创作资源,深化“协同创演”机制,遵循各艺术门类创作规律,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全力聚焦质量提升。深入实施创作源头工程,举办第三届紫金戏剧文学奖评选活动;深入实施舞台艺术质量提升工程和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

  活动抓品牌。

  加强演出活动策划。切实加强展演展播活动的策划设计、宣传推广,组织办好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悲鸿风度·第二届油画双年展、散之风神·第二届中国书法学术提名双年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第九届江苏淮剧艺术展演月等重大活动,创新开展“水韵江苏”主题书画创作活动,用笔墨语言描绘江苏自然之美、历史人文之美,并将遴选部分精品适时举办特展巡展,打造有影响的艺术创作展示和传播交流品牌,不断丰富优秀文艺作品供给。

  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更多创意引领、沉浸体验的数字艺术新场景。

  突出文旅融合。小剧场剧目和旅游演艺项目注重“精品化导向、大众化欣赏”,组织开展第四批省级示范小剧场和小剧场精品剧目认定,举办全省小剧场演出季活动。

  传播抓惠民。

  在传播内容上,把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传统优秀艺术作品送到百姓身边。

  在传播方式上,坚持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用好主流媒体资源和新媒体平台。

  人才抓生态。

  培育选树更多名家名师。遴选优秀人才参加文旅部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名家大师设立工作室,推动更多优秀艺术人才成名成家。

  培育造就更多本土骨干人才。举办全省国有文艺院团长暨濒危剧种民营院团长素质能力培训班,开展美术馆馆长、舞台艺术编导、舞美人才和青年人才培训活动,深入实施“新金陵画派”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新金陵画派学术研究年系列活动,培育一大批高水平文艺创作、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加强对基层艺术工作者、青年人才的创作扶持。

  培育选拔更多后备人才。推动艺术院校与院团联合培养戏曲后备人才,支持全省戏剧艺术类学校持续办好“小京班”“小昆班”等等。支持濒危剧种青年演员参加文旅部“天下第一团”表演人才培训,组织院团“一对一”结对帮扶。

  管理抓规范。

  在内部管理上,院团长要始终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把党的建设融入院团艺术生产各环节,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合理集聚和配置资源,实现创作、演出、运营等整体实力新提升。

  在创作管理上,推广基层文艺院团“涟水现象”的改革经验,加强国有文艺院团评估定级结果运用,重点引导艺术创作单位挖掘用好各自资源禀赋,苦练“内功”,通过创排“看家戏”“吃饭戏”,打造活动品牌。 

  在项目管理上,重点引导各创作单位探索艺术创作项目运行方式,明确管理责任,实行全流程跟踪管理,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会议强调,新一年,全省艺术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文旅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求真务实,守正创新,铸就新时代江苏艺术高峰,放大艺术创作“江苏现象”,更好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助力建设文化强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索新经验上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会议通报了加强艺术创作组织引导、搭建和创新品牌艺术活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优化艺术创作生态、加强传播交流等五项2024年全省艺术创作生产重点任务,点评了2023年艺术创作工作并印发了《2024年全省艺术创作重点项目指南》。厅直属艺术创作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各自职能进行辅导交流,省演艺集团、部分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院团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全省艺术工作培训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中国戏曲音乐研究所顾问汪人元,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王举,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李斯思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艺术创作理念和创作要素过程、戏曲音乐创作和剧目提升、突破戏曲创作瓶颈、优秀舞蹈作品编创、爆款剧目创排“出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精彩授课。并安排专家代表与各院团负责同志结合重点剧目规划开展研讨辅导,组织各设区市书画院负责同志实地调研南通美术馆。学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也有生动实践,未来将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思考、总结吸收,将授课内容转化为推动艺术作品创作传播的新动力。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负责同志,省演艺集团分管负责同志、创作生产部门负责同志,各设区市文广旅局分管负责同志、艺术处处长,厅直属艺术创作单位负责同志,省演艺集团文艺院团负责人,省一、二级院团负责人,各设区市书画院负责人,省文旅厅艺术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艺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