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3-00093 | 主题分类: | 综合工作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3-06-30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3〕118号 | ||
名称 |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094号建议的答复 |
赵明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水韵江苏品牌建设 推动苏南苏北文旅产业统筹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实施意见》,围绕优化江苏“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空间布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苏南苏北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全方位立体化塑造高颜值、深内涵、有品位的“水韵江苏”文旅形象。
一、坚持多措并举,共同下好苏南苏北文旅产业“一盘棋”。围绕我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的发展重点,着力培育打造彰显运河文化、扬子江文化、江南文化、海洋文化等主题的文旅产业重大项目,让“水韵江苏”文旅品牌更富内涵更具特色。一是注重融合创新。深化“文+旅”、拓展“文旅+”,引导苏南苏北强化融合发展理念,依托资源禀赋推出更多特色文旅产品,进一步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全省认定首批省级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16家。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小剧场建设等指导意见,创新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目前推出省级首批示范小剧场10个、精品剧目10部,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20个。引导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城市与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加强文旅产业联动,对徐州窑湾古镇、宿迁皂河龙运城、淮安里运河“百里画廊”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进行指导支持,推动我省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能级整体跃升。二是加大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厅陆续出台“6+18+12+8+16”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今年又针对性出台“苏文旅十五条”,累计调剂安排纾困资金6.71亿元,三次协调下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利率,共计为311个文旅产业项目免息、贴息、减息6270万元。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举办“水韵江苏·金融赋能”重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活动,近四年共组织69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授信超2100亿元。2021-2023年累计安排省级文旅产业专项资金9313万元,支持苏北地区108个项目建设。三是加强示范引领。发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南京、苏州引领效应,指导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常州、无锡、淮安、连云港申报示范城市。研究出台《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引导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创意集聚区、创业新空间、创新加速器,目前全省共有3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其中苏北地区9家。用好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扬州和淮安“世界美食之都”、盐城“国际湿地城市”等世界级品牌,放大南北双方优质文旅资源协同效应,培育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世界级旅游精品,擦亮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江苏名片”。
二、注重品质提升,共同培育苏南苏北文旅发展新动能。引导各地强化区域空间特色塑造,立足文旅资源禀赋,找准定位,错位发展。一是抓好文旅创建。挖掘用好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引导各地将更多文物和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旅游景区景点,丰富文旅优质供给,着重扩大苏北地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资源后备库,推动宿迁洪泽湖湿地公园进入国家5A级景区名录,鼓励支持苏北各地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宿迁骆马湖旅游度假区成功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填补了苏北没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白。截至目前,苏北五市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4A级旅游景区8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9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8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5家,分别占全省20%、37%、11%、35%、34%、31%,整体呈现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贡献度不断增大趋势。二是坚持优势互补。积极发挥苏南、苏中地区文旅资源开发利用较早优势,深化“文旅+科技”,推进业态更新、产品迭代、质量提升,打造更多能够给人们特别是年青群体带来独一无二体验的新网红打卡地,不断提高文旅产业附加值。深入挖掘苏北和沿海地区生态人文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以滨海风情小镇、乡村特色村庄、生态知名景观、红色旅游胜地为主体的标志性亮点。三是促进人才交流。搭建苏南苏北景区尤其是大型国有景区之间的交流挂职机制,推进苏北地区高素质文旅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开展5A级旅游景区全面体检计划、4A级旅游景区年度复核、全省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高管培训、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调研、文旅品牌创建交叉检查验收等,加强人才互动,促进人才交流。依托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全省文旅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在线学习平台,为全省各级文旅行业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从业人员提供便捷、免费的专业知识学习渠道,推进全省旅游景区、度假区人才队伍建设。
三、打造宣传矩阵,共同提升苏南苏北文旅品牌“知名度”。鼓励各地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打造辨识度高、感受度强、美誉度好、传播力大的文旅品牌,丰富“水韵江苏”品牌推广体系。一是强化区域联动营销。深化与长三角文旅圈、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淮海经济圈合作,健全完善环太湖旅游联盟、苏北景区宣传营销联盟等合作机制,探索组建沿海文旅发展联盟,紧紧抓住苏北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机遇,推进苏南与苏中苏北一体联动,努力实现“产品共建、线路共推、品牌共塑、市场共育”。二是丰富品牌推广活动。围绕打造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大运河文旅融合平台,成功举办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累计47.6万人次走进现场,线上受众超8.2亿人次。2021年以来,连续举办三季“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活动,累计带动超20亿曝光人次。连续在淮安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并先后在盐城、宿迁、淮安分别举办“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消费推广第一季、第三季启动仪式和“水韵江苏·这里夜最美”璀璨夏夜主题活动,苏北文旅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联动各地评选“网红打卡地”,设计制作交互产品H5“云游网红打卡地”,吸引2232万用户在线体验“打卡”。三是注重线上线下宣传。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为主题,拍摄制作“水韵江苏”系列旅游形象宣传片,运用多种媒体媒介在境内外投放,集中展示最有代表性的江苏文旅资源,其中淮安金湖水上森林、连云港花果山、徐州博物馆、盐城大丰中华麋鹿园和宿迁三台山等景区多次在央视和全国主要高铁站进行宣传推介,累计曝光量超90亿人次。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加大对各地文旅资源和产品宣传力度。通过小红书、南京地铁、抖音、腾讯等省市旅游广告联合投放项目和《游遍江苏》《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融媒体栏目,重点加大对苏北各地文旅品牌和产品的宣传支持力度,其中,《游遍江苏》融媒体栏目已播出155档节目,总曝光量达2亿人次,全方位立体化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建议,着重在旅游度假区、景区创建和旅游品牌打造、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推进南北互动交流、深化合作,推动省级主要活动载体向苏北地区倾斜,支持苏北地区办好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连云港之夏旅游节暨江苏沿海发展论坛、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国际旅游节”等重点节庆活动,努力提升苏北文旅产品服务水平,形成激发全省文旅消费市场活力的增长极,吸引更多人到江苏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
您对“加强水韵江苏品牌建设,推动苏南苏北文旅产业统筹发展”的建议,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