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
江苏两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跻身“国家级”

发布日期:2023-03-30  17:54    信息来源:产业发展处

  草长莺飞,正是江南好时节。3月28日,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期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全国六家代表之一进行交流发言,介绍全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得力举措。在新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授牌仪式上,15家新晋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江苏占据两席,分别为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繁花满眼,蓬勃复苏,江苏文旅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多措并举 主动发力

打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苏样板”

  近年来,江苏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理念思路,完善政策举措,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致力打造“江苏样板”。

  据统计,2022年,全省9850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880.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5%。分业态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412.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6个百分点。市场主体的百舸争流,带动了全省文旅市场的欣欣向荣。2022年,江苏接待境内外游客5.34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263.82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达2021年的75.5%和79.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3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01.4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60.9%和66.2%,高于全国18.8和30.6个百分点。另据银联数据,全省文旅消费总额3830.79亿元,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3%,位居全国第一。

  注重政策引领,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针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江苏坚持靶向思维、精准施策,推动文旅行业全面恢复发展、率先整体好转。

  强化政策支撑。在疫情防控不同时期,从省级层面持续出台“6+18+12+8+16”系列叠加政策措施,为市场加快复苏注入“强心针”。

  强化政策落实。梳理发布国家和省级相关助企纾困政策“工具包”,为企业渡过难关送上“贴心服务”。

  强化资金支持。累计安排专项资金6.71亿元,为企业恢复发展捧出“真金白银”。

  推动数宇赋能,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机遇,江苏坚持靠前谋划、主动作为,推进数字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实践。

  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出台《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国内领先的总体目标和文旅领军企业、文旅产业集群、智慧化景区度假区等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规划路径。

  推动数字业态健康发展。实施数字文旅产业提升行动,近1/3省级专项资金投入数字文旅产业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文旅产业载体建设。引导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创意集聚区、创业新空间、创新加速器。

  深化文旅融合,丰富特色产品供给

  依托江苏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江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推出更好优质文旅项目、更多特色文旅产品。

  扩大融的覆盖面。率先出台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和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工作指南,创新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

  找准融的切入点。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推出一批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旅游文创等“适销对路”业态产品。

  延伸融的产业链。推动“文旅+”向“+文旅”转变,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相加相融、协同发展。

  促进消费升级,助力产业持续发展

  适应文旅消费新趋势,坚持供需协同、双向发力,助力文旅产业打好促进消费“组合拳”、提升持续发展“拉动力”。

  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积极开展消费试点示范创建活动,南京、苏州创成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常州、无锡、连云港、淮安入选全国试点。

  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省市联动举办乡村旅游节、非遗购物节和各类夜间文旅消费活动,连续三年策划举办“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有效激发全省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注重文旅品牌宣传推介。在央视和重点客源地高铁站投放“水韵江苏”宣传广告,多渠道宣传推介江苏优质文旅产品,在打响品牌中扩大文旅消费。


(产业发展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