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古运河就是刘邦项羽的“楚河汉界”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其实指的是古运河——鸿沟。
刘邦、项羽曾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楚汉相争最终一战的故事,还得从这条古运河开始说起。
鸿沟,留下“楚河汉界”经典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都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但是,他们终究走向了楚汉相争的局面。
垓下之战是楚汉两军进行的一场战略性决战。在此发生前,双方曾订下著名的“鸿沟之约”。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派遣侯公向西楚霸王项羽求和,希望项羽归还刘邦父太公、妻子吕氏。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
西汉时期,由于黄河泛滥,河道淤塞,鸿沟水系遭到破坏。东汉明帝时,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鸿沟,使“河、汴分流”,鸿沟也被称为荥阳漕渠。后来,它又成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
刘邦毁约,项羽垓下被围
订立“鸿沟之约”后,并没有迎来中分天下的局面,刘邦毁约了。
当年九月,项羽率十万楚军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惫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
项羽遭到大批汉军围追堵截,十分狼狈。不仅如此,刘邦还进一步扩充兵力,与韩信、彭越等诸侯共同集结,形成合力。
项羽被步步紧逼,南下的退路也被切断了。此时,韩信又用“十面埋伏”的绝招,将坐拥十万兵马的项羽围困在一个叫做“垓下”的地方,进退维谷。
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楚汉战争》图中标注,“垓下”在灵璧东南的沱河岸边。而盛产花石的灵璧县就在淮北平原的大运河畔。
当项羽听到四面汉军夜唱楚歌,意识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慷慨悲歌: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最终,项羽乌江自刎,一代英雄落幕。
如今,当人们沿着大运河经过古战场,不知是否还能想起当年的金戈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