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临近,扬州人开始“堆元宝”了!
徐永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说,在扬州,年蒸的那一天,就意味着吃鱼吃肉的日子到了,所以,每个人都要笑。
韦明铧(扬州文化学者)说,扬州年蒸的起源是为了招财进宝,被蒸好的包子、馒头堆成元宝形状,这样就被称之为“堆元宝”,借此希望来年能够财源滚滚。“年蒸”的“蒸”同“蒸蒸日上”的“蒸”,又同“挣钱”的“挣”,“谁不想来年蒸蒸日上,挣得更多呢?”
扬州沿湖村的年蒸开始了。按习俗扬州年蒸要在腊月二十四送灶之后,现在已经不规定具体日子,但一定要挑个“双日”。一般大人会把小孩子撵出去,不让乱讲话,如果小孩跟在身边,开口说话,必须讲吉祥话,这“规矩”是在年蒸前就要跟小孩子定下来的。
沿湖村的年蒸是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不少村民是200多年前的山东“移民”的后代,做面点的擅长一辈一辈传了下来。马奶奶目前是村里的“年蒸天花板”,揉、捏、压、剪……面团在她手里翻前滚后,拿两颗红枣、红豆来装点,活灵活现的龙、鱼、蝴蝶、兔子就成了。
蒸汽腾腾下,眯着眼睛用可食用的洋红依次为白胖胖的馍“点红盖章”,“锦上添花”——外卖半小时到嘴的时代,做一次年蒸,硬是让人忙得满头汗。
大姐神秘地说,这是菱角茎,要在收获菱角的季节,渔民收起来,放在冰箱底,静静等待“年蒸”。只不过这东西本身没有味道,必须用咸鲜的咸肉充分入味。更讲究的吃货,还要选腌制的猪头肉配合,至此调出的馅料,既有猪皮胶原蛋白的肥而不腻的汁水,又有入口的弹,脆,鲜。
背景知识:2022年11月29日,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参与联合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