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受近期强降雨影响,全国部分地区河流发生了超警、超保洪水,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国家防总将防汛应急响应由IV级提升至III级。同时,2022年暑期旅游旺季即将来临,游客出行量增大,旅游安全问题处于易发高发期,必须做好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通知精神,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责任落实。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认识做好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要加强组织领导,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深入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完善管理体系,健全协调机制,强化能力建设。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压实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等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把责任细化到预警提示、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救援、值班值守等各个环节。
二、紧盯重点领域,深入排查隐患。各地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认真组织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指导A级旅游景区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对洪灾风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关键部位开展全面细致摸排,建立隐患清单和台账,逐条逐项限时完成整改;加强汛期巡视巡查,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明确游客应急疏散引导线路,预设应急避险场所;督促景区做好涉水项目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在必要情况下,采取关闭景区、分流游客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指导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密切关注汛情预报,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旅游路线;旅游期间,一旦遭遇突发汛情,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及时调整团队旅游安排;选择符合条件、有资质的车辆和司机,签订规范的租车协议,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超速、超载、疲劳驾驶。
三、完善方案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预防预备,不断夯实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基础。要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细化实化险情应急处置、突发事故救援、人员转移避险等具体措施。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水、台风及次生衍生灾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组织防汛救灾应急演练,重点检验响应流程熟悉程度、协同联动磨合情况、救援队伍应急能力等内容,抓好演练经验总结,做好演练成果转化,着力提升防汛救灾实战能力。
四、密切协同配合,强化宣传引导。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增强联动协作意识,主动加强与公安、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的工作对接,建立健全会商研判、信息通报、预警发布等机制,会同各类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应对汛期及暑期涉旅突发事件。要及时发布旅游预警信息,加强旅游安全提示,提醒游客谨慎参与高风险涉水项目,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区域开展旅游活动。要广泛开展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涉旅安全应急知识,提高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和游客的安全意识。
特此通知。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