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000014000271Q/2022-00405 主题分类: 公共服务
发布机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生成日期: 2022-06-16
文号 苏文旅函〔2022〕126号
名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634号提案的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63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6-20 17:35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韩鸣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贴近百姓文化惠民的建议”收悉。经会商省委宣传部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文化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

一、着力提升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等文件,部署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重点任务,加大基层文化建设组织推进和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十百千”创新示范工程,重点扶持26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103个乡镇(街道)和1019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提升创新示范。深入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省共建成各类型图书馆分馆10678个。启动实施“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扶持打造200个公共文化空间。创新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手段,在全国省级公共文化云平台中率先实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的全数据对接,全省2422个乡镇(村)入驻省级云平台,累计服务群众达1.3亿人次。印发《江苏优秀文艺成果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对年度送戏进校园、进乡村公益演出超50 场(含)的戏剧作品,按每场5000元给予奖励,总额不超过50 万元,推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深入基层。

二、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询”长效机制,实施“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服务,实现“群众点单、政府送戏”,提高文化供给精准度。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省市县各级文化文艺小分队面向基层开展文艺演出、电影放映、送图书报刊、阅读推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两年来累计开展活动2.65万余场次,受惠群众近5000万人(次)。组织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基层巡演,设置群文广场演出板块等,进一步将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策划开展优秀文艺成果共享工程、江苏农民读书节暨农家书屋主题阅读、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新时代电影“五进”工程、“百片千村万场”公益电影展映、“四史”教育电影课等系列专题活动,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彰显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的优质文化产品。2021年深入基层开展“百年百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巡展,以群众文艺形式打造流动“党史课”,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巡演现场观众超9万人次,线上超879万人次,巡展线下观众超36万人次,线上超39万人次。启动实施全省“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十四五”期间扶持打造1000个更具人文关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满足城乡居民高品质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全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和“万场文化活动进农村”活动,省市县联动推出20000余场文化活动走进“乡村大舞台”,受到基层群众普遍赞誉。

三、进一步优化基层文化治理机制。完善“结对子、种文化”结对帮扶工作机制,设立13家“文艺志愿者乡村服务基地”,推出文艺志愿导师制度,聘请省内文艺名家担任基层文艺院团志愿服务导师,从创作、指挥、演唱到舞美设计等进行专业指导,两年来,全省基层国有文艺院团艺术创排大型剧目约230个、小型剧目约700个,基层院团创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施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推选认定65个优秀文化活动品牌、194 支优秀群文团队、604名优秀文艺骨干。组织“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累计表彰省内先进文化集体200余个,其中100余家获评全国“双服务”表彰,进一步激发基层文化活力和创造力。启动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结合建立健全群众文化活动激励机制、群众文艺创作帮扶机制和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乡村文化能人和群众文艺团队,引导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举办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专题培训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工作骨干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结合江苏省群众文艺“五星工程奖”参评作品创作打磨,举办群众文艺创作骨干培训班,创作推出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我省连续两届获得国家文艺政府奖“群星奖”,获奖总数全国领先。持续推进“戏曲进乡村”活动,每年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2800场。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所提三个方面的建议,立足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做好文化惠民各项工作。

一、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遴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组织专家进一步打磨提升,推出一批经得起“专家评审、人民检阅、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大力实施“代表性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创作计划”,推动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群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专项创作计划,推出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基层群众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深入推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一线、深入人民群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实施文艺成果共享工程,将更多高水准、接地气的文艺演出、文化产品送至百姓家门口,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推进“戏曲进乡村”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将省级重大文化评奖和文化惠民有机结合,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各地重点打造、反映乡土风貌的优秀作品深入基层巡演,把百姓的文艺演给百姓看,让赛事活动成为群众的文化盛事。

二、更加激发群众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推进“送文化”与“育文化”“种文化”相结合,培育一批常年活跃于基层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和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引导带动社会力量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繁荣文化中当主角、唱大戏。健全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举办全省或区域性群众文化展演、调演活动,深入开展“百姓大舞台”“大家唱”“村晚”等线上线下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组织开展第三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推选认定工作,结合江苏省群众文艺“五星工程奖”参评作品创作打磨,举办群众文艺创作骨干培训班,助力创作推出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培养群众文化骨干。组织开展紫金文化艺术节群文广场演出活动和全省广场舞大赛等品牌群文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

三、继续强化文化惠民要素保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省级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推动各设区市制定本地实施标准,县制定体现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目录,进一步健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功能配置标准,建立标准规范的动态调整和检测评估机制,加大对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扶持激励力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各级财政完善保障机制,把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坚持省级公共文化经费分配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加大“送戏下乡”经费保障,继续按照每场活动5000元标准提供省级补助。指导各地统筹用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您对文化惠民工作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文化惠民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16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