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2-00404 | 主题分类: | 旅游工作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2-06-16 |
文号 | 苏文旅函〔2022〕125号 | ||
名称 |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093号建议的答复 |
吴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旅游服务行业就业难问题的建议”收悉。经会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研究,现答复如下: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就业集中型行业。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服务行业人才流失严重,收入下降明显,整个行业遭受巨大损失,就业难问题更显突出。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旅游行业“六稳”“六保”的首要位置,坚持与企业共克时艰,把稳企惠企作为最大的实事项目来抓,积极主动抓谋划、抓推进,全力推动全省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是研究出台系列政策,帮助旅游企业纾困解难。针对疫情给文旅企业带来的持续冲击,省人社厅制定下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进一步做好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工作的通知》(苏人社〔2022]35号),运用“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帮助包括旅游行业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提高稳岗能力。省文旅厅先后出台“6+18+12+8+16”系列政策,创新推出促进全省文旅行业复苏举措。特别是今年初,联合省财政厅出台“江苏文旅十六条”,重点加大对旅行社、旅游景区、特色旅游饭店、演出经纪机构等文旅市场主体纾困帮扶力度。为提高文旅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我厅及时梳理国家和省出台涉及文旅的支持政策,形成“政策工具包”,发布《文化和旅游行业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汇编》,持续通过“水韵江苏”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扩大文旅行业纾困助企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同时,通过《黄金时间》《政策导航》《政风热线》等广播电视节目,直面企业诉求,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文旅领域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帮助更多文旅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除了省级层面出台政策外,我厅还推动各地文旅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比如,苏州出台了“文旅纾困18条”、徐州出台了“15条纾困措施”、常州出台了“6条举措”、扬州出台了“4项举措”,等等,形成政策“叠加效应”。近三年,我厅累计调剂安排文旅纾困资金2.76亿元,两次下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利率并免息4000万元。积极主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推出首家文旅特色支行和“乡旅E贷”专项信贷产品,遴选发布200个省级重点文旅项目,组织326个项目签约、总授信1014亿元,帮助企业当下“度难关”和长远“增后劲”。
二是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助力旅游企业复工复业。我厅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各类文旅场所疫情防控指南要求,指导旅游景区、旅行社、饭店、文博场馆、剧院剧场、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等文旅企事业单位,及时动态调整场所恢复开放和活动开展,有序推进文旅行业扩大复工复业。根据文旅部通知精神,今年4月,我厅进一步调整旅行社企业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由80%提高到100%。5月底,及时调整旅行社跨省游“熔断”机制,将实施范围科学精准缩小到县(区)级,低风险地区可开展进出该地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为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恢复经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督促指导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动各类文旅场所恢复开放,做到“应开尽开”。
三是搭建文旅消费平台,推动旅游市场加快复苏。策划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江苏省乡村旅游节、非遗购物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推出史上最长文旅消费推广第一、二季,带动超过7.61亿曝光人次,第三季也将于本月底开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潜力,促进文旅消费“火起来”“旺起来”。深入推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无锡市拈花湾小镇等6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无锡、连云港、淮安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率先开展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全省认定22个省级集聚区、19个省级试点示范单位。在综合效应带动下,去年全省文旅消费总额达3954亿元,占全国10.32%,居各省份之首;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1%和86%,为文旅企业加快恢复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应对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结合江苏旅游业发展实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旅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继续扎实做好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各项工作。
一是继续打好文旅“纾困组合拳”。成立以分管厅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深入基层一线和文旅企业,督导检查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地执行到位情况;调研掌握文旅企业当下突出的困难和诉求,协调解决系列纾困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根据疫情对文旅行业发展影响趋势,适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提高政策服务有效性,特别是在严格规范程序的基础上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让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着重提升企业获得感,更大力度推动旅游企业尽快恢复发展。
二是持续用好各级“政策工具包”。推动全省各级文旅部门主动对接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纾困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以“钉钉子”务实态度和“店小二”靶向精准服务,全力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围绕省人社厅“降、缓、返、补”纾困政策,指导旅游企业做好阶段性降低失业及工伤保险费率、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落实等工作,帮助旅游行业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提高稳岗保就业能力。
三是深入挖掘企业“发展动力源”。疫情给旅游企业生存带来严峻挑战,但也为发展旅游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推动力。我们将往前再走一步,在发展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提质扩容、推动旅游企业科技数字赋能等方面,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扶持更多旅游企业迈上“云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切实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
您的建议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纾困惠企、帮扶行业恢复发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借鉴。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