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000014000271Q/2022-00401 主题分类: 综合工作
发布机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生成日期: 2022-06-16
文号 苏文旅函〔2022〕127号
名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399号提案的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39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6-17 17:02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李玉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疫情常态化下加强“水韵江苏”品牌推广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顺应发展趋势,创新理念思路,开发文旅产品,完善推广体系,努力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文旅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突出“水+文化”鲜明特质,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影响力。依托江苏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一是优化文旅发展空间布局。突出江苏“水+文化”鲜明融合特质,推动沿江、沿海、沿大运河、沿湖地区因地致宜发展特色旅游,培育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陆桥东部世界级丝路旅游带、沿太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形成“两廊两带两区”特色文旅空间体系,以内涵能级提升厚植“水韵江苏”发展新优势。二是丰富文旅融合产品供给。推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等提质升级,加快发展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推广运用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展览等沉浸式互动性体验新模式,让文旅消费更加“旺”起来,根据中国银联刷卡及扫码消费数据,去年我省文旅消费总额3954亿元,占到全国10.32%,占比全国第一。三是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大运河、长江等承载着最深层文化记忆的符号,推进优质文旅资源一体化开发,擦亮独具魅力的“江苏名片”。持续办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文旅消费推广季、乡村旅游节、非遗购物节等品牌活动,生动讲好“水韵江苏”故事,加大“水韵江苏”全球推广力度。今年以来,在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榜单上,我省均位于前列。

二、创新文旅推广营销方式,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感召力。围绕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水韵江苏”品牌引领工程,全面提升推介和营销能力,精准搭建旅游宣传推广载体和渠道,形成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的旅游宣传推广格局。一是设计推出“水韵江苏”新标识。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为主题,拍摄制作“水韵江苏”系列旅游形象宣传片,集中展示最有代表性的江苏文旅资源,运用多种媒体媒介在境内外投放,全方位立体化塑造高颜值、深内涵、有品位的江苏文旅形象。拓展“水韵江苏”品牌宣传渠道,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 5·19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体现文旅深度融合特点的节庆、展会、赛事、论坛等活动,鼓励各地围绕“水韵江苏”开展形象推广合作,推进“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新标识全面运用到重要景区、文化场馆、旅游交通等场所。二是精准开展国内旅游市场推介。开展旅游推广工作绩效评价,加大旅游广告自主投放,提高旅游营销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挖掘国内旅游市场潜力,深入开展省内城际互动游,深耕周边省市客源市场,拓展京津冀、广东、湖北、四川等中远程市场。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介以及民航、高铁等开展旅游营销,打造“高铁+景区门票”“高铁+ 酒店”等产品,开展“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推广活动。联合国内知名在线旅游企业、互联网平台建立江苏文旅互联网推广营销体系,开展重大主题旅游线上推广行动。评选发布“水韵江苏·网红打卡地”,持续办好《游遍江苏》融媒体栏目。三是持续开展“水韵江苏”全球推广。以国家和省重大外交、外事活动为平台,举办“欢乐春节”“文化旅游年”等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完善江苏旅游境(涉)外推广中心布局,推动海牙、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和江苏旅游境(涉)外推广中心资源共享,发挥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作用。建设“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加强与文化和旅游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处以及国际知名旅游网站、杂志和主流媒体合作,推动江苏精彩传得更远、传得更广。

三、强化数字文化赋能,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竞争力。全省文旅系统深入推进“文旅+科技”,通过“上云用数增智”促进文旅行业结构升级、链条优化、价值拓展。一是实施数字文旅产业提升行动。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数字文旅产业,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出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推进“水韵江苏”旅游年卡发售工作。二是加快文旅行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江苏文旅总入口—“苏心游”服务受众,引导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让文旅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并向云端拓展。目前,全省已认定智慧文旅示范项目46个,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5个、省级文旅装备技术研发中心10个,有3个项目入选全国智慧旅游典型案例。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发展云展览、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等新型业态,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提升旅游演艺、线下娱乐的数字化水平,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把握文旅消费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与时俱进更新理念、调整思路、创新手段,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国际国内影响力,深入推进“文旅+科技”,培育文旅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文旅消费新需求、新场景,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您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加强“水韵江苏”品牌推广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今后在“水韵江苏”品牌打造、创新推广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16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