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昆曲艺术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培养昆曲艺术表演和文化产业人才,让更多人感受江南情调、中国气韵,在多方面努力下,今年7月28日,苏州市艺术学校获批全国首家昆曲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截止到8月下旬,首次考级报名者近500人次。9月25日,全国首次昆曲线下考级工作在苏州正式开展,参加1至3级考试的考生达218人次。
昆曲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共分为9级,每一级有8首考级曲目,并考核相关昆曲知识。其中,1至3级为初级,要求考生会唱、能唱,并了解昆曲的历史和基本知识。4至6级为中级,要求考生在演唱的基础上,分各个昆曲行当掌握身段和韵白,了解昆曲工尺谱知识,具有简单的表演能力。7至9级为高级,要求考生掌握不同行当的剧目片段,了解昆曲曲牌知识,并能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完成考级剧目的演出。
首次昆曲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试,1级、2级三个考场在苏州市艺术学校进行,3级考场在苏州昆剧院厅堂进行。每个考场除了考官外,学校还邀请了汪世瑜、梁谷音、黄小午、曹颖、雷子文、徐律、林继凡、龚隐雷、王维艰等全国八大昆剧院团的专家坐镇,指导、点评和见证昆曲的首次考级。
为保证考生成绩的标准性、权威性、公正性,考试流程共分为三个部分:考生报考曲目演唱、考官基础知识提问、专家专业性点评。每名专家考官都是当代昆曲界佼佼者,享有盛誉,通过他们对考生的音准、音色、节奏感等专业方面的评判,考生的成绩极具含金量。
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代的传承,它的传承没有年龄之分。在当天的考级中,最小的考生年仅四岁,她用稚嫩的声音,唱出昆曲的宛转悠扬。当天,还有一位特殊的考生,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他就是郭家源,一名来自西安的脑瘫患者。2010年郭家源开始接触昆曲,练习演唱昆曲已达数十年,他从未想过放弃。郭家源说,昆曲让他拥有了信心,让他的灵魂得到了抚慰,唱昆曲是他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专家林继凡老师深受感动,不仅赞赏了他身残志坚的精神、对昆曲的热爱,也对郭家源演唱昆曲时的音调、节奏和情感等专业水平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昆曲发源于14世纪,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百花园中的“兰花”,承载着姑苏千年的文脉和底蕴,是江南文化极具影响力的一张名片。首次昆曲考级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更多的昆曲爱好者和学习者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对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八大昆剧院团的专家对本次昆曲考级十分认可,认为在昆剧节期间举办首次昆曲考级意义重大。
昆曲是江南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未来,苏州市艺术学校将持续以江浙沪昆曲曲会为中心,逐步对接全国、全球的昆曲曲会,在全国各省市设立昆曲考级承办点,进而形成昆曲考级以及江南文化辐射面,构建昆曲考级培训课程、昆曲考级实践、昆曲优秀考级节目展演和比赛的新发展格局。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