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20000014000271Q/2021-00111 | 主题分类: | 综合工作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生成日期: | 2021-06-21 |
文号 | |||
名称 |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8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探索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
范泽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乡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厅研究,结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用好用活乡村文化艺术,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特色地域文化、运河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艺术性、主题化建设乡村旅游项目设施,打造富有文化神韵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管理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展富有文化特色的农村节庆活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名片。鼓励乡村与文艺院团、文化馆(站)、文化企业合作,将更多文化内容注入乡村旅游空间,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精品项目,推出一批富含江苏文化特色、具有时尚气息的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二是推进传统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培育多业态的乡村旅游企业,发展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依托现代农业、服务业等产业资源,围绕森林湖泊、温泉湿地等绿色生态资源,挖掘历史名人、乡风民俗等人文资源,打造“农业观光+农事娱乐+文化展示+科普研学+生态体验+度假休闲”等旅游融合产业链,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特色产业强镇,打造跨区域布局的产业集群,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一批红色旅游项目,打造提升一批乡村红色旅游景区、场馆、线路,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依托特色美食、特色物产、戏曲演艺、民俗民谣等资源,发展夜间集市、夜晚演艺等夜游业态,引导发展夜经济,拓展乡村文旅消费。三是推进设计下乡,在全国范围内优选优秀设计师,涵盖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相关领域,汇编成《特色田园乡村设计师手册》供地方遴选。邀请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和优秀设计团队实质性、全过程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推行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建立设计人员驻村服务制度。
二、创新创意乡村设计风貌,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是引导各地提升设计建造水平,强化乡村特色风貌塑造,积极借鉴传统乡村营建智慧,吸取传统建筑元素和文化符号。将相关要求纳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考核评价命名标准》《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方案》《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评分细则》等指标,并在建设过程中加大指导。开展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提升乡村设计创意品质,激发全社会对乡村的更多关注。二是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在保持乡村原有生态风貌与地域特色基础上,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化、景观化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点附近亮化、绿化、美化工程,通过生态环境提升,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三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优化乡村旅游交通体系,按照主客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建设通达乡村旅游点(村)的道路,道路沿线特色驿站、观景平台、咨询服务点等配套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慢行系统。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成果向乡村地区不断延伸,带动乡村地区卫生习惯和文明水平提升。完善乡村旅游点(村)游客中心、智慧导览系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障设施条件,提高配套服务能力。
三、加强乡村文旅人才培养,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一是创新建立乡土人才职称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乡土人才职称评价条件,推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积极构建省、市、县乡土人才载体平台体系,进一步指导加强乡土人才载体平台建设,每年建设100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0家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和30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发挥好省级乡土人才建设发展专项的激励作用,促进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竞赛促进乡村人才专业水平提升。精心举办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和乡土人才建设成果展,组织乡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举办省级乡土人才高级研修班,让更多的乡土人才和优秀作品参与其中,引导激励广大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三是促进人才下乡。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专家库,加强乡村旅游策划、规划、建设、营销、培训等重点环节业务指导,实施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计划,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富民强村。指导继续做好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服务引导和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建设,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园区),引导各类创业创新项目入驻。推介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激发新农民创业创新活力。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