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端午,时清日长,无锡各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在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管理前提下,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和演艺活动,虽然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时不时下着雨,但仍挡不住市民的出游热情,各大景区依然游人如织,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传统文化节日氛围浓厚。根据6月14日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2021端午小长假出游总结报告》显示,中短途周边游是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的主角,有近六成游客选择了“3小时圈”目的地,无锡等10个城市成为端午小长假最热门的周边游目的地;灵山胜境也成为2021端午假期全国热门景区TOP10之一。截止到6月14日下午4点,全市纳入监测的4家5A级景区3天共接待游客12.5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60.71万元。全市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
组织得力,市场有序。为确保全市假日旅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市文广旅局就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端午节假日旅游工作,节前进行专门部署,完善节假日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切实做到执行到位、管理到位、监测到位;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人防、技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景区疫情防控的精准度,做到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并有力促进管理服务的提质增效。坚决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安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推广安全生产“点位化管理”等有效措施;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及时做好应急处置,确保防控工作不放松、假日旅游安全不放松,有效地保障了端午节旅游安全有序运行。
假日消费,景区引跑。太湖鼋头渚、三国水浒城、灵山胜境、惠山古镇等传统5A景区,继续以其良好的品牌影响、标杆效应和个性化服务,继续领跑端午假日旅游。鼋头渚等景区推出一系列具有民俗特色的端午活动,游客们体验了悬菖蒲、制香囊、编五彩绳、包粽子、玩投壶等传统端午“驱邪祈福”民俗活动。惠山古镇景区推出了挂“彩蛋”点雄黄、眼疾手快、连中三元、扶摇直上等民俗游戏,国粹京韵—红色经典、民宿惠山—端午巡游、观泉听音--《二泉映月》等文化演绎;灵山胜境景区还推出了买灵山门票赠拈花湾的优惠活动,一票双享,打卡网红双园等一系列超值套餐;东林书院开放夜公园,将沉浸演艺和民俗风情相融合,展开“东林拾忆”小剧场,给游客带去浓郁的节日体验。各景区场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端午文化习俗,品味传统节庆的文化韵味。
百年征程,文遗盛宴。6月12日,恰逢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锡博物院推出了系列活动:“文物印耀百年征程”碑拓体验活动、“非遗文化进机关”、指尖上的艺术—面塑活动、“三陷团子”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家门口的线上线下活动,精彩纷呈,主客共赏,一起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百年风华 且忆江南”2021锡山文化印记·文化遗产月活动也在当天拉开帷幕:荡口古镇举办文化雅集,打造沉浸式体验,让这些文化瑰宝在古色古香的楼阁巷道实景中“活起来”,十里红妆·水乡婚礼、荡口之音·民谣之夜、云林茶事·茶道演绎 、锡山守艺·非遗市集、锡山藏珍·文物图展、锡山有戏·民俗展演,让传统文化走进游客的视野,为市民和游客展示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在最江南的生活美学体验中诠释锡山百年风华。期间,鸿山遗址博物馆专门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场考古亲子体验活动,从“遗址探秘”、“考古小课堂”到“模拟考古体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历史,爱上历史,在模拟实践中初步掌握考古知识和考古方法,培养小朋友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这些活动使得端午这一传统的文化节日更显“文化味儿”十足。
加强督导,提升水平。自今年“五一”起,建立了文化旅游行业假日督查工作长效机制,逢重点节假日,每天由局值班领导带领值班干部、执法人员组成督查组,就上级关于假日工作的要求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每日反馈督导问题,即知即改。端午小长假三天,节日督查组分别检查了三国城、鼋头渚、梅园、动物园、大会堂、东林书院等重点景区和文化场馆,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文明旅游、防灾减灾、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同时努力找准“指导帮助工作定位,坚持“点对点”指导,清单式检查,帮助企业解决“老问题老是出问题”等老大难问题,不断提升文旅场所假日工作管理水平,做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旅游经济“两手”都要抓硬、抓实,确保假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旅游经济实现双丰收。
(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