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各地文物部门对文物舆情工作的认识,提升舆情研判与处置能力,增加文物舆情研判与处置方面的专业实用型人才储备,9月22日-25日,全省文物舆情研判与处置培训班在无锡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吴晓林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吴晓林对本次培训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文物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认识到做好文物新闻舆论工作是适应形势任务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维护好文物系统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二是提升能力,不断加强文物新闻舆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文物宣传能力、文物舆情应对能力和文物舆情处置能力。三是守正创新,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文物宣传舆论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大力推进文物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切实抓好中华文化全媒体传播计划落实。
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扎实全面,文物管理人员、舆情处置专家、资深文博记者的精彩讲授,令培训学员受益匪浅。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殷连生的《文物安全舆情处置的实践与探索》,全面介绍了文物安全舆情的来源、特征、处置程序、处置方法以及困境对策,提出应当把握好舆论导向、工作方向、安全底线、廉政红线、沟通环节和工作细节,并从建立文物安全舆情搜集平台、文物安全志愿者队伍、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等几大方面,介绍了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文物安全工作实践与探索经验。
中国文物报社首席记者张伟的《文物新闻宣传与舆情应对》,介绍了文物新闻宣传的重要意义,当前文物新闻宣传重点、文物报道怎么写、写什么,并通过曹操墓媒体事件、“最美野长城”被毁事件等轰动一时的舆情案例,启示学员们要把握和利用网络媒体传播规律、建立重大考古新闻发布制度。
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主任助理、高级记者王宏伟的《文物舆情的出现、传播与应对》,结合本人二十余年文博记者经历,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明皇宫遗址开发、利济巷慰安所遗址入选“国保”、江苏旧城改造征收文物、泰州建筑工地挖出明代墓志铭事件等新闻事件,金句频出,提出“早回应,抢话筒,争取舆论主动权”“主动发布信息,树立公开透明形象”“锅要架在灶上,不要背在身上”等应对原则。
省互联网舆情中心副主任刘旭,省委党校教授、省行政学院政府研究所副所长凌宁分别从新媒体时代政务舆情监测与管理、政务舆情处置与回应等方面,以更开阔的视角、更全面的站位,让学员进一步认识到如何通过做好新闻、网络舆情工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营造“大气场”,唱响网上舆论“好声音”,提高江苏文化“软实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各设区市文物局文物处长、文物执法支队长、文物宣传工作负责人参加此次培训。
(厅文物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