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信息时间: 2020-09-17 12:0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摘要:9月17日(周四)上午10:00,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

  时间:2020年9月17日(周四)上午10:00。

  地点: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经圣贤向媒体通报了本届乡村旅游节相关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胜梅主持新闻发布会。厅资源开发处、苏州高新区政府、苏州市文广旅局负责人参加发布会。

  图文实录:



  常胜梅: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水韵江苏﹒美好乡村”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决定举办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总体考虑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突出文旅融合、扩大旅游消费、提振疫后市场、助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激发我省乡村旅游建设潜能,展示乡村旅游发展成果,突出呈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亮点、新成就,持续提升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他们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经圣贤,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邵学文,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朱奚红,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陆锋。我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常胜梅。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首先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经圣贤同志通报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系列主题活动安排。

经圣贤:媒体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向大家通报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的有关情况。

一、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文旅行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乡村振兴和美丽江苏建设为目标,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提质增效和富民惠民,促进全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我省精细打造“农家休闲、民宿度假、生态体验、人文感悟”系列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市场认可的乡村旅游重点村,涌现了非遗传承课堂、亲子研学农庄、主题果园、康体疗养、特色乡村民宿、乡村精品酒店、乡村自驾游基地、房车露营地等多种乡村旅游新业态,满足了游客的新需求,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全省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9家,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36家,全省主要乡村旅游区(点)600多个。

二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质量普遍提高。我省坚持生态优先、产业融合,全省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非遗”、“乡村旅游+体育”、“乡村旅游+教育”等高质量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农耕文化体验、传统手工制作、非遗学堂等体验活动,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乡村民宿、乡村酒吧茶舍、乡村大舞台、夜间灯光秀、乡村温泉等产品让乡村旅游延伸为 “春赏花、夏休闲、秋摘果、冬泡泉”的全季体验,乡村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众多游客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三是乡村旅游文化展现精彩纷呈。全省各地坚持把彰显地域文化、展示乡风民俗、留住乡愁记忆作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将非遗文化融入文创产品开发,将民俗风情融入旅游品牌策划,将文化艺术融入旅游活动开展,乡村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非遗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等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展现,韵味十足。

四是乡村旅游富民效益更加突出。全省各地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链向深度发力、朝广度拓展,成功带动当地村民致富,解决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脱贫,实现了旅游富民和产业升级。

今年上半年,全省各地乡村接待游客1.1亿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3.2%,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335.5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5.8%。2月份以来,我省乡村旅游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市场恢复,强化管理服务,目前复工复产率已接近100%。“五一”假期,全省1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市场兴旺,实现营业收入1877.3万元,有效拉动了游客消费,提振了市场信心。根据大数据监测,今年8月份,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445万人次,比上月增长14%。

二、本届乡村旅游节的主要活动安排

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从9月26日开始至10月底结束,为期一个多月,将以乡村旅游重点村宣传、乡村非遗和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展示、乡村振兴讲堂和各设区市乡村旅游节庆互动等为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农文旅产业融合、地方乡土文化特色和我省乡村旅游市场复苏,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惠民富民的乡村旅游活动。

9月26日在苏州高新区树山村举办的相关活动主要包括:

一是启动仪式。其主要议程有:播放江苏省乡村旅游宣传视频;为我省第二批26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入选单位颁牌;公布我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广电总台共同签订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

二是乡村旅游图片展。将在启动仪式现场周边配套进行乡村旅游图片展,展示我省目前39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36家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图片资料,向广大游客宣传推广我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经验和建设成果。

三是乡村非遗和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展示。启动仪式现场周边还将以江苏乡村市集的形式,以各设区市为单位,并邀请文旅企业等,集中展示全省各地代表性乡村非遗技艺和乡村旅游特色文创产品,展示农文旅商融合魅力,体现旅游富民惠民成效。

四是战略合作签约。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将在启动仪式现场签订《江苏省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今后三方将加强沟通协调,在全省乡村休闲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规划建设、产品开发、宣传推广、品牌打造、信息共享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我省乡村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乡村振兴产业大讲堂。9月26日下午,邀请复旦大学作为合作伙伴,在苏州高新区树山村举办乡村振兴产业大讲堂,围绕乡村旅游市场复苏振兴、业态提档升级等内容,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专家进行交流,指导我省乡村旅游更好发展。

此外,为提前预热我省秋季旅游市场,今天我们还将通过媒体对外发布50条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体验,感受江苏乡村美好生活。在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期间,各设区市还将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亮点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我厅也将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展示江苏各地精彩纷呈的乡村旅游新气象。

三、本届乡村旅游节的主要特点

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以“水韵江苏 美好乡村”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突出文旅融合、扩大旅游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激发我省乡村旅游建设潜能,展示乡村旅游发展成果,突出呈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亮点、新成就,持续提升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一是加快促进旅游市场复苏。今年全球遭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受损尤为严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我省旅游行业加快复工复产,力争将损失影响降到最低。举办第十一届乡村旅游节,对于我们展示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成果,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刺激旅游消费,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市场信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是主动开展“+旅游”产业融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今年我们着力推进从“旅游+”到“+旅游”,主动和农业、住建、发改等部门以及各类媒体开展合作,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乡村消费环境,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在助力江苏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争取多方联动参与。本届乡村旅游节在省级层面统筹考虑安排,得到了省各有关部门和苏州市政府、苏州高新区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省、市、县(区)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企业、旅游特色村镇、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各市、县积极组织配套活动,丰富乡村旅游节内容,扩大影响范围,放大节庆效应,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实惠,让更多的游客从中受益。

四是强化线上线下互动。本届乡村旅游节的相关活动将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模式。除了对启动仪式进行“云直播”外,活动现场还将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对各地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和带货直播。全省各地在本届乡村旅游节期间,也会推出线上线下为期一个多月丰富多彩的秋季乡村文旅节庆活动,让全国各地的游客足不出户,也能“云游江苏”。当然,我们十分欢迎外地游客能亲自前来“美丽江苏”,亲身体验江苏乡村旅游的乐趣,感受江苏人民的热情。“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

谢谢大家。

常胜梅:谢谢经厅长。

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请大家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新闻机构名称和姓名。为了给更多记者朋友提问机会,请每人提一个问题,请大家举手示意。

《新华日报》记者:请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促进乡村旅游复工复产方面,省文旅厅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常胜梅:邵学文处长回答。

邵学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旅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把促复苏与增后劲结合起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加快推动乡村旅游恢复发展,促进消费扩容、富民增收。一是创新政策助力乡村旅游企业纾困。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支持文旅企业专项扶持政策“苏6条”,出台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江苏文旅18条”和促进文旅消费12条措施,都把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并向乡村旅游企业下达了1660万元定纾困资金,在省文旅产业引导资金中资助了一批示范性乡村旅游项目。二是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复苏。经过此次疫情, “到乡村去”已经成为更多人出游的新选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们逐步有序推动乡村旅游复工复产,主动顺应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变化,征集发布了30条包含乡村旅游线路在内的“治愈系”旅游精品线路,此次乡村旅游节期间还将推出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引导人们在到乡村去,到田野去,在放飞心情的同时,拉动乡村旅游消费。在刚刚举办的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推出乡村旅游板块,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创商品备受欢迎。鼓励各地开展乡村旅游夜间文旅消费场景设计和主题营造,苏州推出“姑苏八点半∙树山星享夜”、“姑苏八点半∙稻香小夜曲”等乡村旅游夜间消费活动,南京江宁、浦口推出“夜之金陵”乡村夜市、夜游等特色项目。三是抓住机遇推动乡村旅游上线转型。这次应对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的威力,得到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展智慧文旅的启示。我们把疫情防控期间线上供给的有效做法推广开来,推出中国旅游日“云游”江苏直播活动,推介一批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上线运行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推出“苏心游”服务,个性化推送优质、多样、便捷的乡村旅游和民宿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到乡村旅游、体验。

今日头条记者: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省文旅厅推出了50条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常胜梅:请邵学文处长回答。

邵学文:今年7月下旬,省文化和旅游厅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文旅部的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我省乡村旅游恢复发展工作。省厅组织各地围绕乡村旅游重点村及周边旅游资源,精心编制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拓展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通过农文旅商深度融合、乡村非遗技艺传承、特色民俗风情展示等创新亮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市场复苏。

截止8月底,各地共推荐申报了83条乡村旅游特色线路产品。本着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好中选优的原则,省、市文旅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和市场需求,对各地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文化、特色民宿以及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等资源进行线路串联和优化设计,遴选推出50条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这些线路,在产品内容上,既有瓜果采摘、赏花赏叶、农耕体验、温泉康养等乡村旅游传统项目,又增加了生态科普、红色文化、非遗传承、户外拓展、房车露营等新业态;在行程安排上,以短途一日游和二日游为主,可满足游客周末旅游的需求,部分三日游路线,供游客在清明、端午、中秋等小长假出游参考;在品质保障上,基本涵盖了全省各地乡村旅游重点村、主要乡村旅游区、特色民宿等品牌项目,农文旅业态类型丰富、管理服务设施完善,旅游的舒适度、体验度、便利度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总的来看,这些线路,景观质量良好,服务保障有力,主题特色鲜明,乡村韵味浓郁,值得推荐,值得信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让更多的游客体验江苏乡村之美!

这50条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详细名单和具体内容我们马上就会发布给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共同打造江苏乡村旅游品牌,促进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江苏建设。

《中国旅游报》记者:作为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的承办方,苏州高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常胜梅:请朱奚红部长回答。

朱奚红: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来抓,深度整合特色旅游资源,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一是强化项目建设,增强乡村旅游新活力。以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结合为目标,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融合发展,深入打造离城市最近的美丽田园。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全面铺开、亮点纷呈,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各大旅游要素。裸心泊、都喜等一批度假酒店开门迎客,太湖和大阳山2个区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西京湾农场的马鞭草花海、东渚长巷村的油菜花田成为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亮点,给游客创造出了不同形式、不同业态的认知体验。镇湖石帆村、浒墅关“三村一体”等乡村旅游项目启动建设,充分展现了以特色田园、手绘乡村、果园采摘、优质农产品等相辅相成的江南农村形象。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打造乡村旅游新品牌。全区拥有25公里太湖岸线、49座山体、72个保留村庄、1.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形成了丰富的山水资源与不可多得的环境优势。树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镇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包装策划和整合提升,形成了一批特色节庆活动。中国刺绣艺术节成为苏州、江苏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树山梨花旅游文化节“先后获得“2016最美中国榜”“2017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2018中国最负盛名节庆”三大“国字号”荣誉。

三是强化多业融合,丰富乡村旅游新供给。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区位功能等综合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产品。镇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刺绣旅游”成为苏绣产业由“生产”到“服务”转型的一次成功探索,在镇湖,苏绣产业每年实现销售额达10多亿元,农民家庭收入的75%以上来自刺绣收入。树山村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特色民宿、文化创意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打造“梨园+梨园”戏曲舞台项目和创客基地,全年游客数超百万人次,旅游创收1.48亿元,农副产品年总收入超5500万元。

作为本届乡村旅游节开幕式的举办地,树山村位于大阳山北麓,东接姑苏古城,西邻浩瀚太湖,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400余户农家散落在连绵的山峦之间,是一个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典型江南水乡村落,被誉为姑苏城外的世外桃源,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美丽田园、全国文明村、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荣誉称号。一是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村内有梨园1060亩、茶园1000亩,杨梅林2000亩,温泉资源丰富,木栈道、竹海、大石山等景观资源交相辉映,翠冠梨、云泉茶、杨梅果被称为“树山三宝”,誉满苏城。二是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双创中心、树山音乐会客厅、介石书院等项目建成投用,梨花特色及乡村音乐IP品牌效益凸显,开发推出了树山村口、树山乡村微旅行等特色产品,结合九连环、陶艺等非遗体验,倡导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魅力。三是旅游业态独具一格。通过加强景区业态管理,逐步实现了树山由“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生活”的品牌提升。村内现有4家度假酒店、10余家精品民宿、近40家农家乐、数家咖啡室、茶室,能够充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下一步,树山村将继续调优产业结构,发挥地域优势,注重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建设具有时尚范、艺术范、美学范的品质休闲度假目的地,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树山村是一个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欢迎大家来苏州高新区、来树山村做客游玩。

常胜梅:因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请会后与厅办公室联系。今天发布会的有关素材,大家可以到提供的电子邮箱中查询。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支持和热情参与。根据计划安排,9月26日,在苏州高新区树山村,将举办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及相关活动。全省各地也将联动推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整个乡村旅游节活动将持续1个月,希望大家继续加大对本届乡村旅游节的宣传力度,期待大家更多的精彩报道。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