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战疫”歌曲《我相信》之后,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监制,南京市文投集团、南京市演艺集团策划,南京市歌舞剧院出品的《祈盼》,再度引发关注。这支“战疫”主题群舞,采用电影拍摄手法创作了舞蹈影像MV。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舞蹈工作者陆续推出了大量舞蹈“抗疫”视频。不过,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作品大多是单人舞、双人舞,还有一些采用网络“云录制”的方式拼接出的“群舞”。《祈盼》由林璐、田雯、徐嘉、杨曾枫珏、陈园、金鑫鑫和刘畅7位年轻的演员参演,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25岁。既是编导也是舞者的林璐告诉记者,这支舞蹈不分主角、配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正如这场‘战疫’中,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主角。面对汹汹来犯的疫情,14亿人心手相连,众志成城。”舞蹈《祈盼》的主创团队在初期聚集云端创作,做足案头工作,当江苏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在有关部门备案后,《祈盼》团队从进排练厅到完成成品,只用了一个星期。
《祈盼》通过三个段落表达一个主题——“我相信,距离摘下口罩的那一天不会太远!”第一段落表现突如其来的疫情,第二段落表现人们戴起了口罩,手挽手抗击疫情;第三段落表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祈盼》大胆融合了现代舞、当代舞,编导李捷将《祈盼》的风格概括为“用现代舞的手法诠释当代舞”。他说,“现代舞对情绪的表现更加直接,而当代舞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情感,也更容易感染年轻人。”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同身受获得共鸣和感悟。
舞蹈作为舞台艺术,坐在剧场里观看效果是最好的。但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只能通过视频的形式传播。而如何通过视频表现手段最大化还原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张力,使舞蹈作品中的情绪表达和艺术魅力通过视频传播后依然不折损,同时弥补舞蹈依靠肢体语言的视觉呈现上的不足。《祈盼》团队用电影化的制作手法,为观众创造新的舞蹈观赏体验。因此,这也对拍摄、剪辑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考虑后,剧院聘请金锋团队担任舞蹈《祈盼》的影像制作。这是南京市歌舞剧院第一次拍摄“舞蹈影像MV”,摄影棚只能现搭。为了最大限度还原舞蹈现场,还采用了航拍技术。MV中,随着叙事的推进,影片从暗色调慢慢切换到了明亮色调。主创团队想通过色调变化传递信心和力量——心手相牵、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