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利用“文化+旅游”模式,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与扬州一江之隔的镇江,地处江河交汇处,同样,运河遗产丰富。五年前古运河申遗时,镇江曾有六处核心遗产点被列入名单,但最终全部落榜。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了,咱们镇江的运河遗产,有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呢?

年近七旬的王礼刚,
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
最近,他受市文旅集团委托,
正在梳理京杭大运河
新河街一条街的文化遗产资料。

唐宋以前,古运河由大京口即今天的中华路入江。昔日的古运河,漕运繁忙,船只过往频繁,常常造成堵塞。为了确保漕运畅通,宋天圣七年,在现在的京口闸附近开凿了一条新河,分散过往船只,新河街也因这条运河支线而兴,成为大江南北的物资集散地,当年这里市井繁荣、商肆林立,是古运河繁兴的见证。
可惜的是,
如今这条街区不见了往日繁荣,萧条破败。
新河街片区多年前就传出改造的风声,
但是由于规划、资金、历史文物保护等原因,
改造时间一推再推。
镇江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朱志祥:
朱志祥介绍,新河街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分布有金山寺、北固山、西津渡等多个著名景点,拥有巨大的潜在游客群。加之新河街深厚的运河底蕴,经过改造后,这里将成为镇江新的城市名片。对于未来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他们也正在做进一步的规划。
今年三月,荣升为省级文保单位的京口闸遗址保护也有了新的进展。目前,遗址已被石栏围住,周边的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对于遗址本体的堤岸、道路、龟亭等,市市文广旅局文物处派人进行了重点修复。不久后,有着一千多年历史“江南运河第一闸”就将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