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惠民七天乐 文旅融合年味浓,全省多彩文化和旅游活动闹新春
【信息时间: 2019-02-11 16:56 浏览次数:
【字体: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人们或登山祈福、赏灯品茗、撞钟贺岁,在传统和现代兼具的新年俗中品味岁月美好;或逛博物馆、听音乐会、赏梦幻灯光烟火秀、到水乡古镇感受年味……



文化惠民七天乐 好戏送到家门口

舞台搭到村头,文化送到基层。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像一曲曲欢快的乐章,伴着人们幸福的生活节拍,为广大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江苏省梆子剧院大年期间送戏下乡,带来《鸳鸯戏水》《剑台新风》等精彩剧目,剧团负责人表示:“我们既要以旧人的模样,致敬先人的坚忍自强;更要以新人的姿态,歌颂时代的飞速变化。”盐城市淮剧团在盐城市区水街景区漂舟戏苑的“欢乐颂新春”文化惠民演出,吸引了不少从远处赶来的中老年观众,戏迷王红云说:“从滨海带着我爸妈到盐城水街看淮剧,每个演员唱得都很好很到位,我们心情都是美美的。”泰州市淮剧团开展“戏曲进万家”活动,把一台台经典大戏送到老百姓身边,戏迷张卫国大爷说:“暖心的表演来了,老百姓的笑容更多了”。

在淮安洪泽湖畔的千年村落龟山村,热情好客的龟山人用充满地域特色的渔鼓舞,让游客感受别样的湖区文化;泗洪县朱湖镇吴湾村文艺宣传队每天踩着锣鼓点举行花挑、旱船等拜年表演,负责人朱淮河说“从春节开始,直到二月二,我们每天到村头巡回演出,把新春祝福送到每家每户,大伙一起乐呵乐呵。”



博物馆里过大年 传统文化有新意

欣赏“萌猪”文物、体验节俗年味、拓印Q版年画……春节期间,江苏各大文博场馆成了很多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春节假期的热门打开方式。以南京博物院为例,大年初二到初六期间吸引12.8万人前来参观。

金猪送福,繁荣兴旺。江苏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以“猪”为主角的主题展。南京博物院的“富贵猪”生肖文物展,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打卡签到。现场人气最高的展品是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9只猪形陶罐,这些5000多年前的“萌萌猪”有的翘嘴睁眼、有的抿嘴拱鼻、有的眯眼憨笑,令人捧腹。扬州博物馆推出“金猪纳福——猪年艺术展”,通过由汉至清30余件(套)猪文物来展示与猪有关的古代农耕文明、传统猪生肖文化与习俗;镇江博物馆的“猪”福新春春节系列活动中,软萌手作“捏塑”福气小猪,吸引众多小朋友参与。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中充满年味的民俗嘉年华,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来甘家大院逛“文化庙会”,欣赏原汁原味的南京白局演出,学习用布贴画和窗花制作春节主题作品,带回家装点满屋喜气;六朝博物馆的年画拓印体验区、 展厅里的“寻味年俗”板块,为观众找回了穿越千年的老南京过年习俗;科举博物馆特别设置开龙门、着汉服、做花灯等体验活动,让观众一品“独占鳌头”的喜悦。

苏州博物馆“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 配套活动“梅花笺雕版刷印”,让观众自制梅花笺纸,写下新春心意;泰州博物馆为市民游客开设古代体育运动会体验区,锤丸、射箭、投壶、蹴鞠……过一个“知否”同款农历新年;在南通江海博物馆,观众或挑选自己喜爱的图案参加“金猪献瑞·江海迎春”剪纸活动,或在“我家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展”的“时光邮局”中写下江海弄潮的幸福心声。

各类文创产品成为“新宠”。南京博物院围绕新春研发推出的月历、书本、冰箱贴、手工珐琅胸针,“竹林七贤”同款筷架、水杯等,都是热卖的春节“伴手礼”。苏州博物馆的新春特别款梅花喜神谱快客杯、五福迎春瑞兽新年礼盒等,成为过年送礼的新选择。

与历史同频共振,与传统相融相通,江苏各大博物馆努力寻求新的讲述故事和传播方式,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社会氛围,将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公众内心。



旅游景区品年俗 江苏非遗闹新春

春节期间,江苏各地集中展示文化节庆、文化会展、非遗演示、庙会集市、礼节仪式等,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要素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江苏各地的年味儿,首先在一盏盏花灯间。在常州环球恐龙城举办的第九届 “江苏·台湾灯会”上,60多组大型灯组,数万盏彩灯,展现苏台两地独特的风光、人文风采。南京第33届秦淮灯会携手西安联合举办,设置“水陆空”八大灯展区。城墙巍巍,波光粼粼,灯火璀璨,“华彩金陵春”点亮幸福中国年。2019宿迁灯会“欢乐满宿迁”“西楚风采颂”等四大主题灯组扮靓项王故里,盐城的2019秦淮·大丰梅花湾新春灯会用数万盏氛围灯点亮苏北夜色。

江苏浓浓的年味儿,还在春联里。江苏在全省范围首次举办跨界大型“城门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活动,13座城市、40个城门共挂春联,并通过互联网直播。连云港海州古城的钟鼓楼、朐阳门、临洪门悬挂春联,彰显出东海名郡的深厚底蕴;徐州云龙山巨幅春联在山门处醒目迎宾;南通城中心钟楼广场的9米长联似一道从天而降的彩虹;东关城门旁的春联成了扬州人朋友圈最年味、最淮扬的背景;常州春秋淹城巨幅春联引来“一带一路”沿线外国留学生的大力点赞;无锡别出心裁地在望海门春联下设置“我与古城来合影”照片框;苏州更是为相门、阊门等八个城门全部挂上春联,真可谓“撑一篙碧水清波,摇酣乡梦;穿几缕红情绿意,绣尽春光。”

我们都是追梦人。水韵江苏的年味儿,更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中。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周庄古镇内外张灯结彩喜迎新春,以一场传承已久别开生面的“打春牛”仪式揭开了新年序幕。苏州“年画重回春节,过别样姑苏年”活动,包括说“年”品“画”——乙亥年春节“南桃北柳”古版年画展等四大主题展,连云港“幸福城市幸福年”民俗贺新春踩街活动,镇江以“缘聚镇江”为主题的五山祈福迎春游园活动,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神农文化广场的盛大祭祀典礼,南通海安、海门等地传统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都吸引大量游客和观众。

春节期间,中华门城堡每晚上演的融合南京文化和酷炫科技的裸眼3D奇幻光影秀,可谓“弹眼落睛”,春节前三天,南京城墙全线接待近20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加近40%。由8000万颗LED灯组成的梦幻灯光节,将夜晚的泰州凤城河景区打造成“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梦幻世界,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传统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推陈出新,惊艳亮相。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秦淮礼物”文创专营店既有传统工艺手工灯,也有改良版的插电糖果灯、鸟笼提灯,常州东方盐湖城将非遗梳篦与道教文化结合制作的阴阳鱼梳篦套装,无锡拈花湾禅意小镇的手绘泥人,徐州贾汪马庄村的多款“生肖猪”非遗香包等等,都是颜值和内涵并重的“销售担当”。

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不是一座静卧的山,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漫步江苏,诗和远方的交汇相融,让这条长河从历史流淌至今,汇入更多时代气息和全新创造,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幸福气息。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