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信息时间: 2018-06-01 09:13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5月31日下午,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相关情况,并现场解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时间:2018年5月31日下午15:00。

地点:省文化厅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省文化厅调宣处处长姚文中。

出席人员: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文物综合处处长钱宁、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李金芳

邀请媒体:中央驻宁新闻单位、省及南京市新闻单位共15家媒体。

图文实录:

 

姚文中:各位媒体朋友,中午好,感谢大家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相关情况。

2018年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分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板块。

文物方面,省文化厅(文物局)和镇江市人民政府将共同举办“江苏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具体包括三个项目:

一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共有80余块展板,由各设区市、省管县、南京博物院分别提供文字及照片,全面介绍江苏文物保护利用总体情况和文物保护、文物安全、考古发掘、博物馆公共文化活动、文创产品开发、综合管理等成果,以及社会知名度高的文物旅游点。通过这个展览,向社会各界系统宣传全省文物工作成绩以及服务全省发展大局、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和影响。

二是流韵——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出土文物精粹展。由省考古学会、镇江博物馆承办。以大运河与江苏运河城市的发展为主线,介绍大运河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考古成果,选取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约30处重要遗址、墓葬进行宣传介绍,泗洪顺山集、句容金坛土墩墓群、扬州城、泗州城、镇江宋元粮仓、淮安清口枢纽等考古发现均列其中。遴选出土文物精品约150件,其中有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无锡鸿山越墓、徐州楚王陵出土的玉器,镇江大港吴国贵族墓、邳州周代墓出土的青铜器,镇江丁卯桥窖藏出土的金银器,太仓樊村泾、镇江京口闸遗址出土的元代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窑青花瓷器,无锡七房桥明墓出土的丝绸服饰,以及大云山西汉王陵、扬州隋炀帝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等,门类多样,精彩纷呈,有不少展品是弥足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三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全省联动展销。江苏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入选首批10家“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成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国家试点单位。为宣传展示全省文创工作经验和成果,加快推进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省文化厅(文物局)在镇江博物馆一楼售品部进行文创产品展销,全省各文博单位将联动展销,把形式多样、品种众多的文创产品提供给观众,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以上三个活动均在镇江博物馆举行,从6月8日开始,时间一个月。

此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省文化厅(文物局)还将在镇江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邀请高校资深学者为公众讲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邀请文物专家开展文物鉴定活动。向全省各市文博单位和文物志愿者赠送《观历史 品文化——“江苏文物”微信两周年特刊》口袋书。镇江市也将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碑刻拓印等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文物部门共有200余项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有机会在家门口直接感受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遗方面,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将于6月1日至3日,共同主办“运河传情 匠心筑梦——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

具体有八项活动:组织徐州唢呐、扬州杖头木偶、苏州评弹、常州锡剧、淮安楚州十番锣鼓等项目,参加“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在淮安大剧院到淮安市文化馆之间路段,举办“淮安市非遗项目展示展销”;邀请大运河文化带8省(市)150多项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在淮安美术馆举办“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邀请北京、聊城、济宁、扬州、镇江、杭州、嘉兴等大运河沿线城市合唱队伍,在淮安文化馆举行“运河沿线城市合唱邀请赛”;在淮安文化馆展出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等燕京八绝非遗精品;组织剪纸、线编、瓷刻、泥塑等部分非遗传承人开展互动体验活动;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举办讲坛;邀请浙江、安徽以及南京、苏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等地的嘉善田歌、海门山歌、茅山号子、南乡田歌等项目赴金湖展演交流。

此次非遗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主题突出,彰显运河文明。通过大运河流域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展示源远流长、瑰丽斑斓的大运河文明;同时,通过数百名传承人,共同讲述大运河传奇故事。二是规模宏大,汇聚精品项目。此次大展汇聚京、津、冀、鲁、豫、苏、皖、浙8省(市)41个设区市15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精品云集、琳琅满目。三是更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此次活动突出互动体验,可观赏、可品尝、可购买,进一步突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物、艺、境的密切关系,以及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

各位媒体朋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组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项活动,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多角度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推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希望各位多多支持,积极宣传报道,与我们一道,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