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鹤鸣烙仙楼”揭牌仪式在东方盐湖城举行,这也是常州继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后,又一项走进景区,走近游客的非遗项目。
常州非遗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市非遗资源性项目达1228项,其中世界级非遗保护保护项目1项,国家级13项,省级53项,市级128项,国家级项目数量列全省第三,全省10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常州独占2席。近年来,常州在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以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为重点的一系列工作次第展开,引导非遗回归生活,并在当代生产生活中再现活力。“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上不乏生动实践。举办了“非遗嘉年华”“舌尖上的非遗”“食美常州”等活动,走进景区、广场、公园等,邀请传统名点的传承人现场制作、现场售卖,掀起了一场场传统美食热潮。打造“非遗+互联网”新型传播模式,《你见过多少剪纸?这位金坛老人用8年保护了40000多幅剪纸作品》《甜蜜滋味网油卷》等6部非遗短视频网络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
同时,在非遗博物馆开放手工体验项目;在东方盐湖城等旅游景区开辟金坛刻纸、烙画等非遗体验线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旅游经营方式,使非遗文化变成可观赏、可体验、可购买,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
(常州市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