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在东南大学联合发布了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南京的大华大戏院旧址、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北极阁气象台旧址、中央医院旧址、首都饭店旧址等7处建筑遗产上榜。
南京已有20多处建筑上榜
作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国社会巨变的见证物和载体,也是百年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和文化写照。2016年9月,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发布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以此追溯20世纪中国建筑的百年发展脉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在国民中普及建筑文化审美。
首批名录中,江苏共有10项上榜,其中9处遗产都位于南京。包括:中山陵、国立中央大学旧址、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等。
在2017年的第二批名录中,南京又有11项入选,分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国立中央研究院旧址、金陵兵工厂等。
此次,在公布的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中,南京的大华大戏院旧址、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首都饭店旧址、北极阁气象台旧址、中央医院旧址,共7处遗产上榜。
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奇表示,“南京已有20多项建筑遗产,它们绝大多数都是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建筑,充分体现了南京的建筑遗产在20世纪中国建筑发展历程中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97位专家院士共同评选
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已经遴选出298项建筑经典项目,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文化教育类、工业遗产类、居住类、建筑群等各个类别。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评选认定工作,是按照ICOMOS 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制定的《关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办法的马德里文件2011》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2014年8月30日)》的相关标准框架下完成的。评选委员会包括建筑专家、文物保护专家等97位委员组成,极具权威性。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沉介绍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评选标准并不是简单的以建筑时间的长短为轴线,而是要综合考察建筑的使用价值、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对社会进程的影响等等。
唤醒大众保护建筑遗产的意识
那么,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对于这些建筑本身有何意义?对于建筑的保护,有没有实质推动性?
南京上榜的建筑名单,都是文物保护单位,有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比如,这次公布的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中,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华大戏院旧址、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等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榜的七处,保护状况良好,绝大多数还在使用中。
“如何在新城市建设当中保留传统特有建筑文化,是城市面临的问题。这一评选也是呼吁社会,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20世纪建筑遗产是很宝贵的遗产,必须要保护好它。”李沉说。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