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常州“舌尖上的非遗”进高校活动暨美食文化节在江苏理工学院举行,瞬间点燃师生对传统美食的热情。150笼加蟹小笼包、近200碗八宝菜粥,仅仅1个小时就被数百名师生一“抢”而光。
25日上午,学校食堂门口的广场上网油卷、银丝面、大麻糕、加蟹小笼包、甜白酒、萝卜干……20多个摊位依次摆开,热气腾腾,香味四溢,每个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德泰恒、王新华、银丝面馆、迎桂馒头等多家常州知名餐饮以及老字号企业都派出了名厨大师,现场展示制作网油卷、捏小笼包的压箱绝活,并悉心讲授制作过程,为师生们答疑解惑。
刘长兴是常州大麻糕第三代非遗传人,从16岁起,为了做好一个麻糕,已经坚守了41年。他表示,如今常州大麻糕年轻传人已经逐渐减少,作为市级非遗传人,这些年他一直希望走进高校吸纳有志于此的年轻人,传授常州大麻糕的制作工艺和技艺。
活动也唤醒了很多师生对于饮食文化的共鸣。大二学生小陆来自山西,第一次吃到了重阳糕和苏式月饼,他表示“味道好极了”。小陆说:“以前感觉‘非遗’这个词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直到亲眼看到普通的食材在灵巧的手中变成了流传至今的老味道,感觉特别神奇,这也让‘吃’更有了文化味儿。”
常州现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3个,省级项目53个,市级项目128个,在众多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关食品的有30个。此次活动是常州食品类非遗项目首次大规模走进高校,作为“食美常州”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常州的其他高校,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推介常州非遗美食文化。
(常州市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