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坚持以改革破题 推动落实省文化局长座谈会精神
【信息时间: 2017-08-08 14:20 浏览次数:
【字体:

  全省文化局长座谈会召开后,淮安迅速组织学习讨论、研究谋划今后阶段文化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以坚持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为方向,从影响与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努力在文艺院团改革、文化综合执法改革、文化市场开拓、社会化治理、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文物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求突破,重在“六个加快推进”。 

  一是加快推进服务方式改革。重点建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示范项目,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期督查组的反馈意见,加快“数字文化平台”项目建设,积极准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社会化运营;统筹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兼顾重点文化设施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对全市33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督查力度。 

  二是加快推进文艺院团改革,在征得编制、人社等相关部门同意后,计划申请将长荣京剧院、市淮剧团集体事业单位性质转变为全民事业单位,纳入市全民事业单位管理范围;将省淮海剧团、省长荣京剧院、淮剧团改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对原单位在编人员明确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另外,进一步创新运营机制,计划组建淮安市戏曲艺术中心,统筹协调、指导艺术院团在资源利用、资金筹集、运营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三是加快推进治理结构改革  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与提升公共文化效能相结合、与公共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相结合、与公共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深化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新路径,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优化完善《淮安市图书馆理事会章程》(修订稿),按照相关章程要求推进试点工作,适时召开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理事会制度试点运行情况座谈会、汇报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事业单位推开。 

  四是加快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抓住国家,省支持、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周恩来纪念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文化文物创意单位省级试点,筹备建立由市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发改、教育、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联动扶持、融合发展机制,制定各类文化文物人才扶持计划,培育文化创意产人才团队、支持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推出一批具有淮安特色的经典文化创意品牌。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 

  五是加快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  筹备成立淮安文化智库、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文投集团、加快文化金融深度融合;实施文化产业522工程,提升综合发展实力,推动转型升级;召开绿色融合发展大会,会商大计、展示成果,签约项目,推动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办好“智创淮安”、华语诗词、音乐节美食微电影等赛事、组织参加国内外文化博览会及招商推介活动、与高校合作开展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加强项目评估协作。 

  六是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着力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同城一支队伍”、县(区)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三项”改革;协调召开市人社、编办、财政、法制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协调会议,研究改革事宜;完成对清江浦区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大队文化执法职能和人员编制划转;落实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用房等问题、协调解决三个县区(淮阴、涟水、盱眙)参公、淮安区机构升格等事宜。

 

(淮安市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