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锡博讲坛丨“紫瓯凝香——听国大师讲紫砂”讲座回顾
【信息时间: 2017-06-26 15:45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616日下午2:00,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储集泉先生来院开讲,同观众一起欣赏紫砂。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唐宋时煮茶、煎茶盛行,而其后泡茶则逐渐成为主流。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宜兴的紫砂艺术兴盛起来。

   

  (明嘉靖十二年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提梁壶,为业界普遍认可的最早可考证的紫砂壶)

  独特的工艺特性,造就了宜兴紫砂在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并在中国茶文化里拥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材质:

  紫砂矿土,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即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紫砂泥。由三种基泥单独造制外,或以不同成份配比,不同温度气氛烧成,用这些泥料制作成器,其成品既有颗粒状肌理、又有光洁的表层,冲泡把玩之后,形成包浆的壶体外表更能呈现朴素无华、质地坚致的美感,可谓称之为陶但又优之于陶,甚至超过瓷的感觉,这就是紫砂材质之美淋漓尽致的体现。

  

  制作工艺:

  据考证,宜兴陶史有7000年之上,宜兴地区形成了最朴素的简单日用制作技艺,到了明中期以后,紫砂史上就出现了具有里程碑地位的时大彬,成熟地应用了沿用至今的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这种以拍打和镶接法成型为主要技法的紫砂手工技艺,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至今宜兴制陶人仍然沿用着这种明代传承下来的制作技法,诸如拉坯、冲压、注浆、盘筑、捏塑等等。

  

  (紫砂圆器的手工制作演示过程)

    功能特性:

  紫砂器具有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吸收茶汁,即使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往空壶里注水也能有茶香。此外,紫砂器冷热急变性好,这也是一般陶瓷器所不能比的。由于紫砂茶具的特性,一般我们会拿它用来冲泡很多发酵类茶, 例如多数红茶、乌龙茶以及普洱茶等。紫砂也可以冲泡绿茶,存热的同时亦存香。但对于泡法、壶形都很讲究。

  储集泉老师在讲解中不断穿插紫砂名家的作品和自己的最新创作,结合实物分享他创作时的灵感,令现场观众直观地感受紫砂的朴素与稳重。

  

  储集泉紫砂作品 

  除了实用功能之外,紫砂器受到广泛的喜爱与它所承载的人文气息是分不开的。紫砂壶从普通匠人的“捏制”到文人参与进来,或是金石篆刻,或是写意书画,将壶体把玩演变成一项集设计、制作、传唱、吟颂于一体的文化活动,“把玩”之余,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不断增值。这种增值又将雅文化的影响扩大到俗文化,带动紫砂壶艺术的多层次发展。 

  

  (陈曼生是将紫砂壶文人化做到巅峰的重要人物。他将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创作出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

  面对当下紫砂收藏的热潮,储集泉老师认为,紫砂收藏当“以古为贵,以名家为上”。一件好的紫砂作品,当首先满足基本的工艺特质,融入作者的审美意趣。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量力而行。

   

  无锡博物院紫玉金砂展厅中,就珍藏着多件传世佳作。面对这些经典,我们总是能被大师们沉稳质朴的内心世界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