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日,由泰州渔行水村社区打造的“老鱼行·新渔行水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该馆以图片文字及实物的形式向世人介绍了这片红色文化基地的前世今生。
博物馆的展品分渔业生产类、农业生产类、造船工具类、红色文化类等,展品约150件。其中,部分展品是当地村民捐出的家中的老物件 。
博物馆内,东西为出入口;南侧着重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渔行水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北侧着重展示了捕鱼的各类用具。竹编的鱼簖、鱼篓,篾编的长鱼笼子,草编的蓑衣,各种鱼罾、渔网……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捕鱼、装鱼工具,让人忍不住惊叹过去捕鱼技艺的丰富。
渔行水村河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里下河地区通往泰州城区的交通要冲。难得的是,这一水村至今仍然保持着里下河沿河而居的水村特色风貌,大片清朝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依然保存较好。2014年,市规划局发布了《泰州市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规划》。渔行村街区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多建于晚清、民国年间,黛瓦粉墙、朴素端庄、风貌统一。
街区内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包括渔行大街26号夏思恭祠、板桥河下9号新城过街楼、中茅山宫、渔行大街15号、渔行大街19号、砖桥河东22号等。此外,登记不可移动的文物有12处,历史建筑共有64处。除建筑文化遗存外,街区内还有古桥、古树、河埠头、码头等其他历史环境要素。
(泰州市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