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普查新动态
【信息时间: 2016-02-03 09:56 浏览次数:
【字体:

  截止2016年15日,我省共有577家收藏单位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登录,其中博物馆、纪念馆182家,共上报文物信息437227/套(1792376件)。目前,我省已全面进入文物信息审核阶段。

南京博物院

  2015年,南京博物院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龚良院长要求严格按照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积极有序推进南京博物院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分管普查工作的刘文涛副院长多次深入普查现场了解情况,约谈典藏部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商谈加快普查进度的方案。目前,南京博物院从各高校招募普查志愿者50余名,拨付专项经费购置普查所用设备。为了对南京博物院中山门、朝天宫两处同时进行文物普查,全院各部门克服了人手不足的困难,抽调8名专业精干力量支援朝天宫未登记文物的普查。截止到12月初,朝天宫修复难以普查的文物1000余件。中山门、朝天宫两处共采集文物数据约97200条,目前正在审核中。年前将完成十万件并报送国家普查办。

南京市

  南京市由于行业外国有单位数量多、覆盖面广,对有些国有单位需多次核查并指导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同时,还需督促各区及重点文物收藏单位及时审核、上报数据,按照省普查办排出的普查进度表抓好落实。各文物收藏单位按照统一规范进行文物信息登录,登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物基本信息、附录信息、影像信息、收藏单位情况等四个部分。各单位力争2015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文物的采集和平台登录工作。市、区两级普查办在信息登录平台上根据权限对本辖区内的文物数据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有争议的部分。同时,南京市各级普查办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积极开展普查宣传工作。除了传统媒体宣传外,积极引入微博、微信发布普查信息,举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进社区、进学校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普查工作先进典型,讲述普查故事。

无锡市

  为推动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无锡市文化遗产局于12月7日在无锡市博物院召开了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会上无锡市文化遗产局文化遗产处处长宋保舵全面总结了2015年的普查工作,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了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目前无锡市的可移动文物普查,80%以上的普查单位藏品报送完成率达到了100%,仅少数藏品数量众多的单位因人手问题、系统报送缓慢等原因还未达到预期目标。为加快推动普查数据的报送与审核工作,宋保舵处长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要求各单位普查办的藏品数据录入工作全部于月底完成,达到完成率100%的目标,各区普查办的审核工作也于月底同步完成,其中藏品数量较多的江阴、宜兴、锡山各普查办可于2016115日完成审核工作。另外,计划明年在无锡市博物院举办全市的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对在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无锡市可移动文物普查进行全面总结。

徐州市

  徐州市普查工作自今年6月份进入数据审核阶段后,召开全市审核工作会议,成立县级、市级审核专家组,举办全市审核规范培训,组织专家到收藏单位实地审核。6月至11月份,徐州市普查办组织专家按照收藏单位、区县、市级三个层面,采取实地、实物的审核方法,深入各收藏单位对文物数据进行逐条审核。至11月底,审核工作全面结束,数据修改也已经在Excel上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全市数据的汇总,及图片与文物信息的对应工作。12月中旬数据、图片全部上报省普查办。

常州市

  截止2015年12月,常州市已完成了24家收藏单位的数据采录工作,全市登录藏品总量33588/套。仅剩1家单位因馆舍改造有所延误,但纳入普查的近千件藏品信息已整理完毕,正在按照标准修改完善。本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藏品的登录工作。审核工作目前正在加紧进行中。常州博物馆、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几家重点收藏单位,主要由博物馆及辖市区普查办负责审核工作。目前博物馆已完成了大部分数据的审核报送,溧阳市对照标准已全部完成数据核查,等待专家指导后全面报送。常州市普查办正在对珍贵文物及非专业收藏单位的数据进行全面审核,对专业单位及辖市区收藏单位数据进行抽查。另外,编写普查工作报告、举办普查成果展、编印普查文物图录等工作也已被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正在筹划准备中。

苏州市

  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现阶段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快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数据审核,目前已完成全市过半文物数据的审核工作,确保2016年1月之前,完成全部文物数据审核;二是,编撰《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图录》,目前已和文物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正在补拍图录照片和编辑文字说明,争取20162月之前正式公开出版;三是,编写《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现文稿部分已基本完成,力争20151231日之前正式印刷发行。

南通市

  南通市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市国有单位收藏情况调查、文物认定、文物信息的采集等各项工作,现阶段主要工作为信息登录与审核。截止12月16日,南通市已采集文物信息26941件/,实际数量为54617件,藏品审核报送进度80.35%。南通市各收藏单位,力争12月底全部完成文物信息的登录工作。各级普查办和收藏单位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依权限对上报的文物信息进行认真复核,将差错率控制在0.5%以内。积极推进普查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多方面展示文物普查的成果,宣传展示南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公众了解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连云港市

  连云港市所辖下级收藏单位收藏文物总数为15370件(),截止1212日,共上报文物(含自然类文物)15278件,完成收藏文物总数的99.40%。全市共有28家收藏单位,其中27家收藏单位藏品报送率100%。为了深化普查,确保普查质量,连云港市普查办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数据处理各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各级普查机构均有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上级普查机构定期开展专项抽查。截止20151212日,已完成市普查办专家审核和管理员审核10331(),已完成市普查办审核员审核并上报至省普查办7826() 。市普查办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管理办法》开展数据审核工作,针对四县、区数据存在的问题,201510月至11月初,市普查办组织业务人员上门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向各县、区普查办提出更具体、规范、科学的要求,有效推动了文物普查进度和文物数据质量的提高。

淮安市

  截至11月20日,淮安市全面完成了辖区内34家收藏单位18537件(套)文物的数据采集和上传工作,以及近50%的数据审核任务。淮安市在数据采集和上传过程中,采取关口前移、层层把关的策略,以确保普查数据高质量。第一关是文物收藏单位,在数据采集时就进行审核,实行边采集、边上传、边审核。第二关由淮安市普查办不定期组织数据审核回头看,对已采集和上传的数据逐一审核。第三关是组织专家按照普查标准对数据进行逐一审核,并将修改意见记录在册,以便相关单位及时修改。第四关由市普查办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所有上传数据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盐城市

  日江苏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以来,盐城一普办高度重视,积级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最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快数据登录进度。针对少数单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工作进度滞后的状况,市普办统筹协调,专门从已完成单位抽调人手,加大对其指导和督查,确保年底前完成数据登录工作,不拖盐城后腿。二、复核平台登录进度。根据平台上提供的各单位的登录进度,对已完成数据登录且登录进度超的单位,逐一进行电话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保证申报的藏品数和登录的藏品数吻合一致。三、重视数据审核工作。根据普查藏品登录操作手册以及国家文物局制订的平台数据评分标准,严把审核关,先珍贵文物后一般文物,逐条逐项审核,确保上传到平台上的数据标准规范,不失分。

扬州市

  2015年10月底,扬州已经全部完成普查数据审核、修改工作,并于月初提交省普查办审核。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扬州市共上传文物件(套),计件文物(图书古籍、档案资料除外)。为审核工作高效开展,根据实际情况抽选市普查办人员、普查专家和精通业务的普查一线人员组成了审核专家组,制定了数据审核时间安排表,赴各单位开展审核工作,实现了行政上有领导指导、业务上有专家把关,普查平台上有操作能手,形成了具有较强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审核团队。根据前两轮单位自身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审核专家组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分类审核数据和离线采集平台数据审核等有针对性的审核办法,对全部登录内容逐一检查核对,对审核中有疑问的文物信息,现场整改,对于在审核平台中不能确认的信息,则现场调取文物,复核该文物信息是否与平台信息相符合。在专家审核基础上,各文物收藏单位及时修改平台数据,赶时间、抓进度、促质量,圆满了完成此次全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上报工作。下一步,市普查办正收集相关资料,部署编写普查工作报告等工作。

镇江市

  在辖市区各级普查办及各个文物收藏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镇江市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第二阶段文物普查认定和信息数据采集、建档、报送、审核、登录等工作进入收尾攻坚阶段。目前,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润州区、京口区和丹徒区等均在积极进行文物数据采集和登录上报工作。截至20151211日,全市合计上报文物23000余件(套)。同时,在文物上报过程中,市普查办认真审核,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了修改,保证文物上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泰州市

  文物信息采集和登录是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核心工作,决定着文物普查的质量和效果,泰州市普查办采用电话沟通、网络答疑、现场指导的方式,深入各文物收藏单位,帮助其开展信息采集,进行平台登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于今年6月份全部完成一普信息采集和平台的数据登录工作。

  目前,泰州市各文物收藏单位已完成平台数据审核工作,各市(区)普查办也已全部完成平台数据审核,并报送至泰州市普查办,现市普查办正组织专家集中审核,力争尽早全面完成泰州市级普查信息审核工作。

宿迁市

  截至11月底,宿迁市已基本完成国有收藏单位的文物信息登录工作。目前正紧张进行登录数据的全面审核工作。一是要求县级普查机构认真把好复核关。县级普查办作为审核工作的第一关,对各单位申报的文物数量与实际数仔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对登录的必填项查漏补缺,保证初核数据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二是对工作基础薄弱的单位重点帮扶和指导。针对部分单位业务能力不足,在登录信息存在较大问题,市、县普查办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多次上门,认真检查,并利用多种形式耐心进行业务指导、工作示范,核对原始记录,对不符合登录要求的重新采集数据,努力纠正错误和克服不足,在核查无误后方可报送;三是市普查办加强审核和检查指导。工作人员加强对各地的工作督促指导,对登录文物的名称、年代、质地和数量、文物图片等要素认真检查,及时将发现的错漏之处反馈给收藏单位进行修改,确保不出现较大问题。针对平台网上运行较慢等不利因素,利用晚间和休息日的进行审核,采取在线审核与离线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使普查登录数据的差错率控制在0.5%之内,并力争全市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在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昆山市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在2014年底就全部完成了辖区内普查数据的上传工作。2015年,除了常规的审核工作外,还积极开展普查成果的整理利用工作。在履行了相关采购程序后,该所确定和上海书店出版社合作出版《昆山市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选粹·玉器石器卷》,收录全市各国有单位收藏的玉器石器精品,并配有高清精美图片和详实的说明。目前书稿的撰写和图片的拍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明年第二季度可以和广大文物工作者、普查员见面。此外,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还利用拍摄高清照片的机会,替换了普查平台内早期上传的部分清晰度不高的图片,提高了数据质量。

泰兴市

  泰兴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已完成数据审核报送工作。为按时完成省文物局规定的普查进度,贯彻落实泰州市文物局《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精神,泰兴市普查办于2015年1026日在市图书馆3楼召开了专项督查工作会议。会上普查办对各文物收藏单位平台登录注册完成情况、信息采集登录情况、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管理等情况,一一进行了过堂清查,发现问题立即改正。截止201510月下旬,全市11家收藏单位已经全部完成平台的登记注册、信息的采集登录等工作。市普查办严格掌控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关,力求普查差错率控制在0.5%以内。123日到4日,泰兴市普查办组织全体普查工作人员在泰州市专家组的指导下,重新对上报数据、图片资料等进行了清查核对,凡有疑问即按照专家组的意见进行修改。截止1213日,共有11家收藏单位上报上报文物(含自然类文物)1162/套,完成收藏文物的100.00%

沭阳县

    沭阳县文物普查工作录入阶段已基本结束。全县系统外文物收藏单位2家(县公安局与张圩乡文化中心),加上县博物馆共3家,所有录入文物均已上传完毕。根据宿迁市普查办传回来的要求,对部分录入不规范的可移动文物需重新测量,拍照,主要是一些钱币和铜镜的定名与年代存在一定的疑问,拟请市里专家帮助认定。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