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作简报第二十一期
【信息时间: 2015-11-27 16:53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工 作 简 报

21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1127日印发

 


 

江苏省召开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

为全面推动我省各系统文物普查进度,加快普查数据报送与审核速度,提高普查质量,江苏省文物局、普查办于1121日在南京召开了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会上,省文物局局长、普查办主任刘谨胜做了关于全省文物普查工作指导性讲话,全面总结了2015年普查工作,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了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并对全省普查工作提出了要求。

刘谨胜局长在总结2015年工作时指出:2015年,我省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超过83%的收藏单位已经完成了文物信息的登录报送工作。主要开展了一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普查技术培训。普查工作人员是本次普查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普查数据质量,关系到整个普查工作的完成。今年作为普查工作最为关键的一年,为提高我省普查质量,确保普查按时推进,省普查办及时贯彻国普办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普查办主任会议精神,即在 “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系列活动期间,召开了我省文物普查办主任会议,传达了国普办会议精神,部署了阶段性普查工作任务。随后举办了全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与管理培训班。同时,全省各级普查机构(如:南京市、无锡市、淮安市等)均不同形式开展了普查的培训工作。省普查办派出骨干力量对各地普查培训进行了指导。

(二)全面开展平台信息登录工作。截止1113日,我省共有566家国有收藏单位在普查平台上完成了单位信息注册(平台登记注册工作已基本完成),信息初始化工作在全国排名第四。其中533家收藏单位登录了文物信息,共415851/套(实际数量1720075件),全省472家已经完成了本单位的文物信息登录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十月份最新统计,申报藏品总数2000/套以上并完成上报数据的单位,全国共226家,其中江苏省27家(约占12%),排名第二。开展信息登录工作过程中,全省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创新工作方法,规避了普查平台拥堵问题,提前完成了数据登录任务。目前,苏州市、扬州市、宿迁市已全部完成信息登录,常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已完成90%以上的信息登录。

(三)逐级推进登录信息审核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标准、分类填报、规范登记、严格把关”是本次普查的总体要求。自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就严把质量关,成立省、市级普查专家组,召开专家会议,明确普查数据审核工作要求。扬州市、苏州市等普查机构还组织了专家进行现场复核,保证了平台数据差错率控制在0.1%之内(国普办最低要求:差错率<0.5%)。根据国普办及我省《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必须完成所有藏品的登录审核上报工作。截至119日,我省地市级审核信息数量为34435条,区县级为54861条。目前,扬州市已全面完成数据审核工作。

(四)深入开展普查宣传工作。为普及文物知识,加强民众文物保护意识,营造普查工作氛围和舆论氛围,我省坚持将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普查始终,确保宣传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今年,省普查办及时通过网站及发布工作简报的方式宣传普查先进事迹,并积极向国普办推介江苏省“普查之星”。为营造普查工作争先氛围,省普查办在“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专题网站开辟“进度统计”栏目,每周通报一次全省进度,工作先进的予以鼓励,工作滞后的进行电话或者实地督查。

南京市普查办举办的“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展示了普查工作中的文物新发现和全市普查人员的工作风采。苏州市普查办于201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在苏州博物馆举办“吴珍撷萃——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特展”。还配套举办可移动文物普查专题研讨会和文物普查社会体验活动。

(五)加强教育系统普查课题研究。自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教育系统各单位的全力配合下,普查工作有效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普查办的肯定。我省中小学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全国普查工作的一大亮点。因此国家文物局委托我局普查办组织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可移动文物调查、认定、登记及管理机制研究”课题项目。省文物局组织填报并回收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调查表》,并对苏州、扬州、泰州、淮安等地教育系统普查工作做得较好的相关单位开展了座谈及实地调研工作,全面了解教育系统内各收藏单位的藏品申报、认定及登录及藏品保存保护基本情况,10月底,已经完成上报了项目中期报告,目前已进入专家评审及结项阶段。

2015年度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问题是:

(一)全省普查工作进度不平衡。各地文物普查工作开展进度不一,全省仅有扬州市全部完成平台数据的审核工作。虽然有80%以上的收藏单位已经完成了数据的上报工作,但仍有33家收藏单位登录文物数量尚为0。如:无锡王选事迹陈列馆申报数量300/套、无锡碑刻陈列馆申报数量93/套、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申报数量200/套、海门市图书馆申报数量4600/套等,以上这些单位目前登录数量均为0。请相关普查办尽快对这33家收藏单位进行督促与指导,确保按时完成文物信息的登录报送工作。南京博物院藏品量大,普查任务重,要加快藏品数据的登录上传工作。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部分高校普查推进力度仍需加大,请相关普查办积极与收藏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协助收藏单位按照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按时完成本次普查任务。

(二)普查质量尚存一定问题。从目前的督查情况看,部分单位填报的信息仍然存在明显错误,至今仍未及时更正。如: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申报文物总量134/套,已报送文物数324/套,报送进度为241.79%;宿迁市博物馆申报文物总量1400/套,已报送文物数1585/套,报送进度为113.21%;丰县博物馆申报文物总量363/套,已报送文物数403/套,报送进度为111.02%;新沂市博物馆申报文物总量1096/套,已报送文物数1199/套,报送进度为109.40%等。本次普查,是藏品和收藏单位两个对象的普查。收藏单位信息同等重要。如实、准确的申报和登记单位信息,加强这方面数据的核对和审核,也是本次普查数据审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普查各阶段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大。随着普查工作进入针对文物本体的实际操作阶段,并进行了数据的采集与上传等工作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应及时跟进。各单位需重点宣传普查中文物及数据的安全、工作进展、工作成绩、先进典型、普查成果应用等。同时应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宣传,加强宣传全社会对文物的保护,对文物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刘谨胜局长就2016年普查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布置。2016年底普查结束还有一年时间,普查已接近尾声,根据国务院通知要求,结合我省普查工作方案和前一阶段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底及2016年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全省收藏单位,在2015年底前全部完成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在20163月之前完成审核工作。

二是各级普查机构加强质量控制,依权限对各单位上报的文物信息进行现场复核,将差错率控制在0.5%(国普办最低要求)以内。

三是积极做好普查阶段性工作的宣传,抓好普查各技术环节的经验交流。

四是编制我省可移动文物名录和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县(区)级以上各级行政区,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规范》要求,编制本地区的可移动文物名录以及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文物保护方针政策以及十三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列入名录的可移动文物受《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做出有损文物安全的行为。

五是建立可移动文物普查档案。各文物收藏单位和各级普查机构,对普查过程中的各种表格、档案和文物信息数据进行整理,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建档备案工作规范(参考)》的要求,建立普查档案。

六是编制普查工作报告。县(区)级以上各级行政区,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规范》要求,编制本县(区)工作报告。

七是根据国家局普查办统一部署进行普查工作总结和表彰。20168月底前,各市、县人民政府对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适时召开本行政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大会,选拔推荐普查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在国家和省普查总结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

八是完成项目的结项评估和审计工作。在普查工作结束之后各级普查机构应将普查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普查档案及普查成果准备妥当,接受有关部门的评估和审计。

最后,刘谨胜局长对全省文物普查提出了工作要求:

(一)加强各级督查,深入推进普查进度。各级普查办要加强服务指导,主动督促本行政区域内进度较慢的收藏单位,加快文物数据的采集与登录,加快各级专家审核。据统计,全省现有20余万条信息积压在各级普查办亟待审核上报。请各单位积极借鉴学习进度较快的普查经验,改进审核方法,提高审核质量,推进审核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审核报送。

(二)加强信息审核,严控普查质量。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各单位要按照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通知》和《质量控制自查表》,根据普查进度,细化并明确每阶段工作目标。建立普查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机制,通过自我检查、巡回检查、专项督查、专家议查、定期报告等多种方式充分保障普查质量,差错率不得高于0.5%。对于收藏单位申报藏品数量有误的,请在会议结束后立即督促修改。各级普查办要创新工作思路,分享工作经验,互相配合,快速有效地推动全省的平台数据审核进度。

(三)加强责任意识,确保平台数据安全。平台数据安全是建立可移动文物资源库、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国家文物局将制定平台数据管理方案、平台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建立并完善数据监测和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平台数据安全的关键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措施制度上要到位,各级普查办从有账号的人员管理出发,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目前平台暂时不支持下载功能,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四)加强普查宣传,推广先进经验。请及时向各级政府领导汇报宣传省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传达国家文物局对普查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各地对于涌现的普查先进个人与先进事迹积极宣传推广,并及时向上级推荐。普查工作做得好的地区要积极推广其先进经验,带动全省普查进度与质量提高。对普查阶段性成果及重要发现进行重点宣传。集中宣传普查成果,解读普查数据;宣传普查成果应用;宣传普查数据服务社会。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文物知识,加强民众文物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