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作简报第十五期
【信息时间: 2014-09-17 16:02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工 作 简 报

15

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915日印发

 


 

编者按:灌云县作为江苏省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县,普查工作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先行先试,摸索路径,力求达到科学、准确、全面的普查目标。目前已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全面转入普查登录阶段。通过信息采集,不仅摸清了全县文物的“家底”,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普查方法。现将灌云县普查办文物信息采集工作经验材料转发给大家,供学习借鉴。

灌云县率先完成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工作

根据2013年国有收藏单位情况调查,灌云县收藏文物约3304件(套)。2013年底已率先完成了县域范围调查登记表的发放、回收、汇总、录入、上报等任务,20143月正式转入文物信息采集阶段,6月中旬已全面完成了文物信息采集工作。截止911日,已完成上传文物信息登录数据3000余条,稳居全省县级普查单位前列。

一、抢前抓早,充分准备

灌云县普查内容主要来自县博物馆。为了更好地开展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县普查办抢前抓早,核对文物藏品。以馆内文物老台账为基础,在文物的藏品数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安放位置等方面逐一进行核对。虽然存在工作量较大、耗费时间较多、需要调配专业人手等问题,但普查工作人员还是做到了三点:一是根据普查需要对文物进行了科学分类,二是初步确定了普查范围,三是按照普查计划将文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摆放,为文物信息采集做好了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县普查办积极派员参加省普查办两度在淮安和常熟组织的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培训,做到熟练掌握文物信息采集流程,正确领会一些特殊现象的处理规范,科学解决相关技术难点,学习归来后又针对本县的具体情况,对县内普查一线人员进行了二次培训。培训工作的完成,为普查工作作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在此基础上,县普查办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文物信息采集工作计划,统筹规划并合理调配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保证了文物信息采集工作的稳步快速推进。

二、县委牵头,组建队伍

针对县级单位专业力量薄弱、人员力量不足、试点进度要求高等具体问题,为全面做好普查工作,县普查办着力组建一支有保障的技术人才队伍。

首先,县普查办抽调一名专业技术骨干作为普查专员,专门负责信息采集工作。该名同志负责全县文物登录工作的技术培训、人手调配、部门协调、检查指导和材料把关等多方面细致的工作,确保登录工作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其次,县普查办积极争取县委组织部的支持,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在全县召募大学生村官作为志愿者,最终确定其中8名优秀者参加文物信息采集工作。这些志愿者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有文科有理科,有摄影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测量专业、书画与文物鉴赏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等,在文物信息采集工作中发挥着各自专业特长。加之他们精力充沛,文化和政治素质高,组织纪律性强,为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信息采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三,为降低采集信息的错误率,县普查办还专门聘请了两名中学语文教师参与一审和二审工作,在一审之后进行交叉互审,成为专门纠错正误的“鹰眼”。

三、完善方案,合理布局

今年初,县普查办召开会议,认真研究了登录工作方案,确定了“明确分工,联机协作,专业指导”的方针,由收藏单位负责安全工作,普查专员负责文物信息采集工作,文物专家负责技术指导,首先启动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

  

 

 

 根据登录需要,普查办专门配置了4台新电脑,每台电脑分别按照处理编辑照片、照片命名、文物数据采集、文物信息汇总四道工序进行分工。普查专员将这四台电脑进行有机连接,形成一个电脑组,使每台电脑所采集的数据都可以资源共享,互为所用,形成了既分工又协作的一个整体。

针对志愿者和普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普查专员按照记录、命名、测量、称重、照片拍摄、照片后期处理与命名、文物数据录入、文物信息汇总与审核的工作流程,将他们分为7个小组,在明确责任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培训工作采取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解决了软件操作、照片拍摄、图片处理、数据导入、导出和储存等各类技术难题,排除了登录过程中的技术障碍。

登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难题如文物定名、年代断定、状况描述等给普查员不断带来新考验。为此,县普查办聘请县博物馆文物专家深入普查现场进行指导和研究,力求文字描述上的科学、规范、准确和全面。每天工作完成以后,普查员都及时将这些文字内容汇总送专家审核、把关,第二天由专家针对发现问题进行再讲解、再指导。

四、全力以赴,取得成果

本次文物信息采集工作规模大、范围广、时间短、任务紧,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将全县可移动文物进行一次性登记,测绘、拍照、汇总材料,没有一支业务精良、吃苦耐劳、讲求奉献的队伍是难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在县普查办的带领下,全体普查队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较好的完成了文物信息采集工作。

截止9月初,全县共采集文物信息3304件,拍摄照片5100余张。进一步摸清了本县的文物“家底”,并建立了可移动文物信息数据库,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来源:灌云县普查办孙井来供稿)

 

 

 

 

 

 

 

 

 

 

 

 

 

 

 

 

 


 

印发: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各市、县(区)文物普查办公室;重点文物收藏单位;南京博物院。

抄报: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