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简报(第15期)
【信息时间: 2014-11-13 19:59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工 作 简 报

 

 (第15期)

 

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

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829日印发

 

 

 


 

本期目录

 

苏州市普查办对市属国有收藏单位分批开展文物信息采集和普查登录平台操作培训   

苏州市普查办积极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数据上报工作

 

 

 

 

 

 

 

 

 

 

 

 

苏州市普查办对市属国有收藏单位分批开展文物信息采集

和普查登录平台操作培训

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阶段工作的深入开展,苏州市普查办于6月至7月先后对市属国有收藏单位分批进行了第三阶段普查培训。此阶段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物信息采集登录指标项详解,普查信息登录平台业务流程与操作使用规范等。

625日—75日,苏州市普查办工作人员先后前往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苏州戏曲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文庙管理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等市属文博系统单位,逐一进行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操作使用培训。通过一对一的上门培训,苏州市普查办对各文博专业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与各单位人员就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座谈。

718日,苏州市普查办召集苏州姑苏饭店有限公司、苏州市档案馆、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方志馆)、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等八家国有收藏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培训。培训过程中,各国有单位普查员认真学习和操作了普查登录平台,并基本掌握了文物信息采集的各项指标,为下一步普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23日,苏州市普查办会同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协作开展了全市园林系统七家国有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工作。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狮子林管理处、网师园管理处、留园管理处等园林系统单位文物收藏量大、普查任务重,此次共同开展培训重在争取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从条线系统上对各下属国有单位进行积极动员,以使各园林管理处主动配合市普查办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报送工作。

此外,各(县)市、区相继对下属国有收藏单位进行了普查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操作培训;各中小学校等教育系统国有单位因暑期放假,普查培训将于9月初正式开学后集中开展。

第三阶段普查培训工作的开展,标志着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进入国有收藏单位文物信息采集和平台登录上报阶段。下一步,苏州市普查办将制定文物信息登录上报进度表,严格按计划稳步推进各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以确保2014年年底全面完成文物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数据上报工作。

 

苏州市普查办积极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

和登录平台数据上报工作

     8月,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普查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的关键节点,即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数据上报工作阶段。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这一重点阶段工作的开展,苏州市普查办及各县(市)、区普查办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发动和帮助支持各国有收藏单位开展文物信息指标采集,并上传普查登录平台,目前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截至813日已登录藏品总数4639/套。

第一,针对各国有单位的性质和收藏情况,分批分阶段分方式进行信息采集规范和普查登录平台操作流程的培训,全面提升各国有单位普查员业务水平,为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苏州市普查办对市属文博系统收藏单位采用一对一上门培训的方式,工作人员逐家走访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所、考古研究所等文博单位,全面了解各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本情况,并在培训中与各文博系统单位普查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座谈。针对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狮子林管理处、网师园管理处等七家国有收藏单位,苏州市普查办则会同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协作开展了全市园林系统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以争取从条线系统上对各园林国有单位进行积极动员,使他们全力配合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数据报送工作。

第二,以各国有收藏单位普查员主动开展为主,以普查办工作人员协助支持为辅,并聘用大学生志愿者建立普查小分队,合力进行文物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数据上报工作。苏州市普查办鼓励发动各国有收藏单位积极自主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尤其是具备专业力量的各文博系统单位,如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文物商店、苏州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均已成立普查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文物信息采集和数据上报工作。针对人员缺乏,专业力量薄弱的非文博系统国有收藏单位,苏州市各级普查办成立普查工作小组,积极协助各单位按时保质完成普查任务。例如,常熟市普查办于5月派工作人员先后赴张桥粮管所与石梅小学两家国有单位进行了文物数据采集,并后期帮助他们整理和上报数据至普查登录平台。此外,考虑到博物馆、园林管理处、学校等国有单位收藏量大,工作任务重,苏州市各级普查办积极聘用大学生志愿者成立普查小分队,为普查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常熟市普查办聘用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具有良好品行,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工作能力大二、大三的学生,通过对参与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后,正式参与文物信息数据采集,从而帮助共同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第三,制作《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平台进度表》,每半个月更新一次,全面掌握苏州市各国有收藏单位普查平台登录藏品数量和进度,充分保证各国有单位信息采集和数据上报扎实协调有序开展。信息登录平台进度表主要内容包括收藏单位名称、属地区域、是否已完善平台单位信息、上报文物藏品总数、已登录藏品总数、登录进度百分比等。通过进度表实时更新,不仅可以全面反映苏州市各国有单位信息平台登录上报的进程,还可形成各区域、各单位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竞赛的良好氛围,且有利于根据信息上报的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落后单位加快速度开展信息采集和数据登录,从而实现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全面均衡开展。

第四,重点单位重点普查,尽早普查;难点单位突击普查,帮扶普查。在文物信息采集和登录平台上报数据阶段,苏州市各级普查办充分注意区分重点和难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收藏量大、任务重的重点单位和专业力量薄弱、人员紧缺的难点单位进行重点关注和帮助支持。例如,苏州博物馆藏品总数41122/套,上报文物数量居苏州市首位,普查任务十分艰巨,一直是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点单位之一。为了确保文物普查工作的进度,苏州博物馆自20141月起集合了保管部、图书资料部、民俗部等部门人员成立了普查工作小组,兵分三路开始文物藏品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图片拍摄工作,为普查登录平台正式上线后上报数据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7月,苏州博物馆陆续对前期已信息采集完毕的藏品进行了离线导入并上报平台,同时三个普查小组继续开展藏品信息指标采集和拍照工作,稳步推进普查工作的开展。太仓市第一中学,是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之一,共新认定古籍2114038册。但因缺乏专业人员,人手不足,同时也是普查信息采集和数据上报阶段的难点单位之一。为此,太仓市普查办抽调普查办、骨干组和两位退休教师组成专门班子进驻学校,帮助完成古籍的整理、编目、信息采集和照片拍摄等相关工作,并将普查登录平台上传数据任务划归至太仓市普查办工作组,为太仓市第一中学普查工作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和平台登录上报阶段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普查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各国有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借助外部各项资源和人员力量,群策群力、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下一阶段,苏州市普查办将继续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协调开展各项普查工作,并积极探索新方式方法,开创新局势局面,以争取实现2014年底全面完成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报: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王鸿声副市长、陆俊秀副秘书长;

发: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各县(市)、区普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