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方面
【信息时间: 2013-08-05 11:32 浏览次数:
【字体:

  14个基本指标性中“外形尺寸”一栏,现有的各种类型的尺寸规格进行罗列,即有长宽高,底径口径腹径选择的。为了统一统计和分析,改为二级,即外形尺寸的“通长通宽通高”和“具体尺寸”。主要是考虑到在普查中主要测量文物的外形体量,作为文物保管,库房建设,文物展览,文物运输使用,是一个外形尺寸和体积概念,在此指标下,可以再填写不同单位文物帐上的若干细分尺寸,如果是规则文物,则是计长宽高,如果是平面文物,则在通高一栏输入“0”,如果是不规则文物,则是平面放置该文物的纵向,横向和竖向三个方向测量的最大值。基本意思是包装尺寸,比如一个大鼎,最上到最下的通高,最左到最右的通宽,即按照专家观点,通宽是两耳外侧距离。包装的尺寸和具体尺寸可不是一个概念因此,现有各版本软件都是试用版,特别是在尺寸一栏将会有调整,其余的指标和内容与今年1月份全国普查办主任培训的软件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在现有外形的“具体尺寸”前加一栏通长*通宽*通高,前面是统一的,后面是具体细分的,其余无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文物认定信息登记表(含文物登记卡)是用于非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认定工作填写的,即不是用于文物收藏单位,是其他国有单位。当然,其他国有单位也可能存在数量较大的文物,对于文物收藏单位,对于已经按照文物收藏的藏品,不再进行新的文物认定。直接根据信息填写采集软件就可以了。如果需要打印文物登记卡,直接通过软件的打印功能,就可以打印文物登记卡。
  表当中的单位类型:“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外,增加了“其他”一项,这是考虑到如果宗教场所纳入普查,其单位性质尚不好按照现有类型填写在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最后加了注明:注:纳入本次普查的宗教场所及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表使用。对于宗教场所的调查,特别是数量较为集中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宗教场所的调查表,格式可以参照本调查表格。同时,填写示例及说明当中对于单位性质的“其他”,本次更新也作了说明。
  关于表格的使用,是国有单位调查的三个阶段使用的,即全面调查阶段,将表1: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发放到所有国有单位
  二是回收统计分析阶段
  即将辖区内所有国有单位的调查表回收后进行汇总登记,填写表2: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汇总表表1一般由各级普查机构直接打印后发送到辖区内全部国有单位并进行回收表2可以使用王媛制作的excel表在电脑上输入后打印盖章三是文物认定阶段。即对返回的文物信息线索,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实物认定,并填写《文物认定信息登记表》和《文物登记卡》
  需要强调的是,文物认定是指对系统外的非专门文物收藏单位的国有单位的工作即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不需要进行重新的认定,直接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上报工作文物认定工作完成后,填写表3中的《文物登记卡》,可以根据王媛制作的表格进行填写后,再打印盖章。具体来说:1.国有单位调查,是针对全部所有的国有单位调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县级普查办发放调查表至辖区内所有的国有单位,由所有国有单位自查清理后填写表1《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要求全覆盖;2.调查情况汇总。由县级普查机构对发放的调查表进行回收统计和分析,填写表2《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汇总表》,并将单位按照隶属关系进行区分,对于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交由相应级别的普查机构开展普查工作,要求全部回收;3.各级普查机构组织开展文物认定,填写《认定信息登记表》,并将有关情况反馈至县级普查机构。
  这三张表国家普查办要求2013年完成上报工作。
  这三个是调查表的存档封面由各级普查机构在对回收的调查进行登记和存档的时候使用;
  表1中的调查人,主要是指普查员,即负责发放和回收所管辖区域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的工作人员;
  表2中的统计人,是指对本辖区内收集汇总的所有调查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表中数据和结果的人员;
  表3中的登记人,是指对收藏单位的文物认定信息进行登记的普查工作人员。
  可以电子版录入,最终打印出来后盖章,涉及照片的,如果有彩色打印的,可以直接打印。如果没有彩色打印,贴上照片也可以。
  所有这些表格,回收到普查机构的,都是纸质版存档的,电子表格的设计,是便于大家方便填写。手动填写,也可以。想要电脑录入,直接用王媛做的excel表录入打印后打印即可。
  所有的表格形式和excel表已经打成压缩包放在群共享里了,如果用EXCEL表 直接打印我看文物登记卡有一栏鉴定人签字,打印出来的纸质档案,可以做为以后博物馆评级材料用。未调查单位数量,是指根据本辖区内的国有单位数量,与实际反馈回来的调查表之间的差数。
  即没有完成调查表回收的单位数量。即包括调查表发出去未反馈的单位,也包括未发送调查表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