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馆藏文物巡回展服务大众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2-02-16  15:47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馆藏文物丰富,地域特色明显。目前,全省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00余家,拥有馆藏文物90余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有23万余件。为了更好地发挥馆藏文物优势,丰富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展览展示活动内容,深化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文物局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整合全省馆藏文物资源,直接策划组织全省馆藏文物系列巡展项目(以下简称“巡展项目”),自2007年起每年组织不少于5个展览在省内巡回展出,巡展各地近100场,接待观众约100万人,获得了基层博物馆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成为江苏文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品牌活动,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主要做法

  (一)省文物局直接策划组织,全省一盘棋

  江苏省文物局作为全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整合调动全省馆藏文物资源,直接策划组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举办巡展。在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和协调下,发挥全省地方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和各文物收藏单位的作用,形成了全省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文物收藏单位的整体合力,全省一盘棋,确保了每年巡展工作的顺利实施。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举办巡展项目启动仪式。

  (二)确定专项补助经费,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巡展项目实施以来,省文物局争取了巡展专项经费,对展览有关单位给予经费补助,基本解决了巡展活动开展的经费困扰。经费补助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对策展单位的展览设计给予经费补助,二是对办展单位的展览制作给予经费补助,三是对接展单位展品运输、宣传及展览延伸活动给予适当经费补助。由于专项补助经费及时到位,省文物局调配掌握并直接划拨展览单位,因此调动了基层博物馆接展的积极性,也解除了基层单位对于展览费用的后顾之忧。

  (三)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避免牵扯纠纷

  省文物局明确了地方文物主管部门和有关文物收藏单位在巡展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确保了巡展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省文物局负责巡展项目的组织管理,确定巡展内容和时间地点,协调馆藏文物有关展览事宜。地方文物主管部门积极协助和配合,加强展览属地管理和安全工作。承办展览单位负责展览策划制作、展览提纲编制、展品甄选、辅助展品展版制作等;接办展览单位负责展览宣传、巡展场地、展品运输、安全保卫、社会服务等。展览双方必须签订展览协议书,并严格按规范开展文物点交。

  (四)巡展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

  省文物局选取了最能体现各地文化特色和文物特色的展览内容,宣传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和文物精品,内容广泛,涉及面广。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的“历代书画名家作品展”、““金玉满堂”——宁镇扬馆藏金银器、玉器联展”等文物展览,也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想霓裳——南京云锦艺术展”;既有“皇家风范——常熟博物馆藏清代光绪官窑瓷器展”、“奢华的艺术——江阴市博物馆馆藏金银器展”等历史文物展览,也有自然标本展示的“世界精品蝴蝶展”;既有单独专题的“六朝青瓷展”、“大汉王朝——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锦心神针——苏绣与仿真绣艺术展”等文物展览,也有多门类的“盛世虎——2010虎年虎展”、“大风歌——两汉文明展”、“月是故乡明——仪征出土文物精品展”等综合性展览。

  (五)延伸服务形式多样,拉近距离

  巡回展出期间,各单位积极围绕展览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例如印制展览简介宣传册页并免费发放,使观众在参观前或参观后都能对展览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印制专门的知识手册介绍展览内容;“世界精品蝴蝶展”在展览期间不间断循环播放《蝴蝶的一生》视频短片,受到青少年观众的热烈欢迎,吴江博物馆还举办《趣味昆虫知识讲座》和《宠物昆虫的饲养讲座》,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参与;南京云锦每到一处都组织模特身着云锦服饰进行展演走秀,展厅内设大花楼织机的现场织锦表演,与观众互动赠送云锦小工艺品等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展览延伸活动拉近了博物馆与人们的距离,也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几点经验

  (一)省文物局直接策划组织保证了巡展项目顺利开展

  省文物局作为全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策划组织巡展,整合全省馆藏文物资源,调集分布于各个文物收藏单位的馆藏文物在全省各地巡回展出,发挥了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发挥了文物收藏单位的馆藏文物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推进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社会服务工作,提升了文物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与有些省份由省级博物馆组织协调展览巡展的方式相比,江苏巡展模式更具有可行性和执行力。

  (二)巡展项目专项经费保证了巡展工作的经费需求

  巡展项目的省级财政专项补助经费,不仅解决了展览从策划到巡展期间的经费需求,专项补助经费及时拨付、及时到位,更是调动了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和各文物收藏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参与性和能动性。通过专项经费对展览策划、展览制作、展览宣传等方面的经费补助,解决了策展单位的前期投入,解决了接展单位的经费缺口,保证了巡展项目的展览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巡展项目宣传了江苏地域文化特色

  巡展项目选取了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和文物特色的展览内容,宣传江苏悠久的历史文化,加强了全省各地的互动交流,展现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文物精品,对江苏文化大省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巡展项目实施过程中,省文物局着力发挥省、市级博物馆的馆藏优势和专业优势,有重点的推出县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精品,通过小馆独立办展、大馆带动小馆、馆与馆之间联合办展等多种形式,发挥馆藏文物的社会服务作用,避免馆藏文物精品养在深闺、束之高阁,使更多的观众能够熟悉文物、了解文化,并通过它们去触摸、感知社会历史文化发展。

  (四)巡展项目提升了基层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巡展项目活动改变了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不多、举办专题陈列展览难度大的难题,也打破了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相对固定、临时展览和相关活动相对较少、专业人员业务力量不足的困扰,展览多了,内容活了,服务广了,专业强了,基层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通过巡展项目,加强了各地文博单位的业务宣传和交流,开阔了基层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视野,提升了基层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主要成效

  (一)社会大众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据统计,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18元,江苏地区生产总值40903亿元,人均GDP已达到7700美元。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博物馆提供的社会服务和陈列展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馆藏文物巡展项目送来了展览、展示了文物、带来了活动,向社会大众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大餐,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开展的寓教于乐的展览活动,使基层县(区)级博物馆成为当地青少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学习娱乐场所。

  (二)基层单位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巡展项目活动中,有些是县级博物馆文物展览巡展出去,有些是其他博物馆文物展览巡展进来,展览双方的业务人员都进行较多的业务交流,省、市级馆发挥帮扶作用,带来好的经验和做法,从内容设计到形式设计为县级博物馆铺开了实践课堂,基层业务人员通过学习交流,见多识广必然思路开阔,县级博物馆陈列展示和接待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文物展览宣传交流得到推动

  通过省文物局组织的巡展项目活动平台,展览在巡展过程中逐步成型成熟,也逐步为全省其它地区、其他文物单位所熟悉,成为江苏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文化产品。几年来,这些展览通过巡展交流宣传扩大了知名度,逐步走向全国并走出国门。由南京云锦博物馆承办的“霞蔚天成——南京云锦特别展”在国内外展出享有盛誉,南京市博物馆承办的“金与玉——明代贵族首饰展”受邀到湖北、浙江展出,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承办的“大汉王朝——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展”通过巡展宣传得到了文博同行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受邀赴辽宁、上海、重庆展出。

  (四)博物馆服务民生成果得到显现

  近年来,江苏博物馆事业取得较大发展,省、市、县三级博物馆体系已基本建成,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得到支持并快速发展,全省博物馆群形成整体合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三贴近”要求,省文物局大力开展博物馆服务民生的重大工程,博物馆免费开放、县级博物馆展览展示和服务水平提升、省博物馆优秀陈列展览评选等,馆藏文物巡回展览作为各项重大工程的直接载体,使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一步步迈上新台阶,博物馆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文物局将继续开展全省馆藏文物系列巡展项目,不仅是要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还是要积极推动博物馆走出去,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省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公益性服务能力,发挥博物馆在传承古代历史文明和推动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进程中,在江苏“两个率先”、“文化强省”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