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举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出席民歌节开幕式。
本次民歌节包括开幕式、集中展演、走基层巡演、闭幕式等4项主体活动,集中展示地方非遗民歌、器乐表演等,来自全国各地的65个原生民歌节目参加演出,全面展示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成果。省文旅厅选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邮民歌、海州五大宫调参演。
“运盐河道”淌出“悠悠小调”,海州五大宫调是古盐河畔悠悠传来的历史足音,是古老海州发展变迁的讲述者。2006年,海州五大宫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连云港市淮海剧团建立“海州五大宫调传习所”,使得传承保护工作有了更坚实的阵地依托,传承氛围愈发浓厚。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演出的《天台有路》是海州五大宫调大调中【软平】曲牌的经典曲目,其唱词典雅含蓄,包涵“伯牙子期”“衡阳雁断”等典故与隐喻,并通过复杂的拖腔与转调,表达离愁别绪的细腻情感,在鄂尔多斯市集中展演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高邮民歌,是里下河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音乐,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要有号子、小调、情歌及各种生活、风俗歌谣,儿歌、对歌等,是里下河地区民间俗曲的典型代表,婉转流畅,曲调甜美,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里下河特色。它既有苏南民歌柔婉的特点,又有北方民歌爽朗的气质,节奏婉转轻盈,雅俗共赏。根据高邮民歌传统曲调创编的女声小组唱《隔趟栽》精彩亮相民歌节开幕式,它以欢快的节奏、丰富的和声,鲜活表现了水乡人民在栽秧时的劳动场景,反映了高邮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淳厚平和的民风,获得观众好评。
民歌节期间,展演队伍与内蒙古当地乌兰牧骑组建小分队,分赴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走进当地广场、校园、牧区、景区、街区等,开展集中展演、走基层惠民演出,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场视听盛宴。
(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